“东南,武功山。”
“这样吧!”最后,司马玉龙道:“两位老前辈可在这附近盘恒二三天,接应着见到韦老前辈暗号而来的人,玉龙一人先顺着绢花暗记-下去看看,可为则为,不可为,则仍旧回到这儿来,跟大家商议该怎么办。”
两老默然点点头。
他们知道,他们面前的这位年轻的五行掌门人,一身莫测高深的武学,远非他俩所能望其项背。司马玉龙办不了的事,他俩纵能帮点小忙,也是有限。何况这种踩底子的行径,最忌人多,司马玉龙既然如此主张,他们当然只有唯命是从。
于是,司马玉龙起身向两老挥手作别。
依着降龙尊者指点的方向,展开上乘轻身术,向武功山点跃腾窜。
东方发白,司马玉龙来到一座小河环绕的村庄。
他先饮了几口河水,并用了一些干粮。然后,他装作一个赶路的催租人,沿着庄外,漫步绕了一圈,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于是,他走上了庄后那座红木小桥。这座红木小桥,是这座村庄的两条通路之一。除了司马玉龙进庄的那道旱坝,庄人出庄,均必须打这座小桥经过。司马玉龙满以为会在小桥上发现双姝的绢花暗记,可是纵目游顾,桥身上,什么也没有。
在这种情表之下,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他根本走错了路。
第二,问题就在这附近。
站在桥上,司马玉龙有点犹疑起来。
这时候,恰有一位荷锄的老农牵着一条水牛打桥上经过,司马玉龙不肯错过机会,连忙迎将上去,躬身问道:“大伯,这座桥,通往哪儿?”
司马玉龙的外乡口音颇令老农吃惊。
老农抬头在司马玉龙周身上下打量了好半晌,这才摇摇头,一抖牛缰,无言地,从司马玉龙身旁擦身而过。
司马玉龙眉头一皱,心想:这是怎么回事?他是个聋子呢?还是他根本听不懂我的话?
他抬头向远处望去,过了桥,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水田,水田尽头,即是一座如带的青山,三五只水鸟,正在水田上空盘旋起落,益发衬托出农树清晨的宁静。
他再看看过了桥的路,窄得很,马匹根本无法通过。
无可奈何,他只好倒转头来,仍循原路走出。
当司马玉龙穿过庄心,走在一座土地庙前面时,一个头梳双髻,年约十一二的小女孩,跳跳蹦蹦地。向他走来。
再试试看,他想。
“小妹妹,来,”他招手喊道:“来,小妹妹,我问你!”
小女孩天真地走了过来,背着手,偏仰着小脸,稚气地道:“你要问什么?”
向这么一点大的孩子问什么呢?司马玉龙可给难住了。
小女孩见司马玉龙久久不开口,哼了一声又道:“问什么,快点问呀,你再不问,我可要走啦!”
司马玉龙连忙低声道:“噢,是的,小妹妹,我是问……这两天……这一带……有骑马的人路过么?”
“我不知道,”小女孩道:“我带你问我主母去!”
“你主母呢?”
“就在前面!”
于是,司马玉龙在小女孩的带领之下,来到一座朝南的,前面有着一道土墙的瓦屋三合厢之前。
土墙正中开着一道大门,门上盖有一道丈许大小的挡雨半楼,大门前面,是一片宽广平坦的打谷场。
这时候,大门朝里敞开着,一个身穿淡蓝绸褂裤的少妇,正倚门低头做着针线。
小女孩跑过去喊道:“主母,客人来了!”
少妇闻声,倏然抬头。
那妇人,约摸三十左右,蛾眉凤目,脂粉不施,未语含笑,妩媚而不脱端庄……好一副绝代的少妇风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