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72)

2025-10-09 评论


    殷朝歌脱口道:“大人这话,在下不能苟同!”

    陈月朗一旁轻轻咳了一声。

    于谦一笑道:“陈兄不必担心,小兄弟快人快语,很对于某的脾气。”

    殷朝歌道:“据在下所知,叶家留杀官造反,啸据山林,实因不堪重税盘剥之故。近年来福建、江浙之银课,比太祖洪武之时,已增十倍,大人试想,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们,但凡能有一线活路,又怎会甘愿提着脑袋随他们造反呢?”

    于谦又一笑,但笑容已有些勉强:“小兄弟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近来边境事多,朝廷军费开支日长,所以赋税不竟渐增。”

    殷朝歌道:“成祖时之赋税比如今不知要少多少,却能数次率军深入漠北,扫清边患,现今官军数量并不比那时多,征战之事却要少得多,则所增军费又用到哪里去了呢?”

    于谦怔住。

    陈月朗忙道:“殷公子有所不知,庙堂之事……”

    于谦摆了摆手,苦笑道:“小兄弟的话,虽然不免尖刻,但确有道理,只是做起来,实在……实在太难了。”

    殷朝歌不觉歉然。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与其说“旁观者清”,倒不如说“旁观者轻”。旁观者总是很轻松的。

    这正如弈棋。观弈之人又怎能体会得到弈棋者所承受的压力与来自各方面的束缚呢?

    夜色正浓。

    殷朝歌急匆匆走过空荡荡的大街,拐进一条小胡同。

    呆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里,最让他头疼的,便是禇众养和大大小小的胡同。

    虽说呆在城里的时间不算短了,但出门时如果没有徽帮的弟兄陪着,只要一遇上曲里拐弯的胡同,他就转向。

    好在这条胡同他还算熟悉。

    穿过这条胡同,再往右拐,走上半条街,便是徽帮北京分舵。

    到现在还没有回去,第五名、司马乔一定都着急了。

    他们肯定会以为他是被大大小小的胡同绕迷了路了。

    保不准第五名已经派出徽帮的弟兄,正进行“全城大搜寻”呢!

    他心里不禁好笑,一面加快了脚步。

    他知道自己没有走错路,因为他已看见胡同口一点晕黄的灯光。

    那是一个小面摊。

    殷朝歌记得初五那天夜里,他和司马乔还在这个小摊上吃过一碗热乎乎的汤面。

    一想起那辣辣乎乎的汤面条,殷朝歌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肚子里也咕咕叫了几声。

    面摊上只有一位客人。

    这人正捧着一碗面汤稀溜稀溜喝得正热闹。

    殷朝歌的脚步不觉慢了下来。

    ——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

    一时间,殷朝歌不觉有些紧张。

    今天一天里遇上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他可不想再遇上什么麻烦。

    吃面的人放下碗,掏出几枚铜钱放在桌上,站起身,看样子是准备走了。

    殷朝歌不禁松了口气。

    人影一闪,吃面的人忽然就已站在他面前。抱拳道:

    “殷少侠,敝帮主有请。”

    殷朝歌一怔,笑了:“原来是铁大侠。”

    这吃面的人叫铁千秋,也就是在洛阳金刀庄被殷朝歌击败,还夺走了腰牌的那位白袍会的“铁长老”。

    殷朝歌笑道:“秋老也到京里来了?什么时候来的?”

    铁千秋压低声音道:“昨天就到了,因安排一些要事,所以没有去找殷少侠。”

    他的声音听上去很有些古怪,神情似乎也有些不自然。

    殷朝歌心念一转,道:“当日在洛阳多有冒犯,铁大侠不要见怪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