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鹤亭恍然忖道:
“难道他剑法这般精纯,原来是此缘故。”转念嗔忖道:
“姑娘不必伤心,若从剑法而论,以在下所见,在武林中已是极少敌手了。”
青衣少女垂首沉思半晌,抬起头来,嘴角微泛笑容,口中说道:
“对了,你虽然胜了我,却不是用剑法胜的。”纤腰一扭,又自掠至柳鹤亭跟前,娇声道:“你老实告诉我,在你眼中所见的人物中,有没有剑法高过我的?”暗中笑道:“原来这少女是个剑痴,除剑之外,丝毫不懂世事!”虽想安慰于她,却又不会对人说出欺骗的言语,沉吟良久,终于苦叹一声,缓缓道:
“不瞒姑娘说,昨日小可便见到一人,一剑将小可击败,若以剑法而论,此人实在胜过姑娘-筹,但姑娘年纪还轻,来日成就,不可限量。”青衣绝色少女柳眉一扬,接着道:
“他一剑就击败了你?真的?”
青衣少女伸手一拭泪痕,依依道:
“爹爹,我剑法……我剑法……”索性伏到桌上放声痛哭起来!锦袍老人浓眉深皱,伸手轻抚她爱女秀发。暗然说道:
“燕儿,你是在伤心你剑法不如人?”青衣少女伏在桌上,抽泣着点了点头,锦袍老人苦叹一声,缓缓又道:
“要做到剑法无敌,谈何容易,古往今来,又有几人敢讲天下第一?你伤心什么?只要肯再下苦功,还怕不能胜过别人吗?’’柳鹤亭心中虽然疑云重重,紊思乱堪,但见了这种情况,忍不住为之叹息一声,插口说道:
“方才在下亦曾以言语劝过令媛,但——”
锦袍老人苦叹接口道:
“老弟你有所不知,这孩子对剑法如此痴迷,实在要怪在老夫身上。”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远远投向院外,长叹又道:
“昔年老夫,自幼聪明绝顶,对世间任何新奇之事,都要去学它一学,看它一看,数十年来,老夫也学了不少,但世间学问活如沧海无穷,无穷无人智有如沧海一栗。到底有限力老夫旁鹜杂学太多,对武功一道,不免无暇顾及,与人动手,总是吃亏的多,江湖中人竟送我常败高手四字,作我之号。”语声微顿,目光之中,突露出愤恨怒毒之色,切齿又道:
“不说别人,便是家兄,也常冷言讥嘲于我,说我是‘学比管乐一一不如!举满武林——常败!红杏才华——可笑!青云意气——嫌高!’我心中气愤难填,却又无法可想,纵想再下苦练,但年华老去,青春不再,我再下苦功,亦是徒然!”
柳鹤亭目光望处,只见他双拳紧握,切齿急目,想到他一生遭遇,心头不禁一凝,暗叹忖道:
“听他言语,想必他幼年定必有神童之称,不免生出浮燥,是以好高骛远,那知道头来却是博而不精,一事无成,只是悔之已晚,如此说来,纵是心比天高,若无恒毅之力,又是何用!”
这一念及此,不禁对自己今后行事,生出警戒。
只见这锦袍老人忽又缓缓垂下目光,放松手掌,沉声叹道:
“老夫晚来,追忆往昔自多感慨,见到女小幼时生性,竟也和老夫童稚时一样,老夫以己为鉴,自不顾她再踏我之覆辙,是以自小便令她屏弃杂学,专功剑术,甚至连女红闺事,都不准她去学,那知过犹不及,她沉迷剑术竟然一痴至此!”
柳鹤亭听到这里,暗叹忖道:
“原来这少女之所以成为剑痴,竟有这般原因。”抬目望处,只见这老人手捋长髯,垂首无语,方才的豪情胜慨,此刻俱已不见,青衫少女伏案轻泣,白发红颜,各自黯然半晌,突又仰天长笑起来,朗声笑道:
“西门鸥呀西门鸥!你一生自命别无所长,只有‘豪’之一字可称不败,怎的今日也学起这般儿女之态来了。”
大步奔至厅前,朗声喊道:
“店伙,酒来!”
西门鸥三字一经入耳,柳鹤亭心头不禁为之一震,突地长身而起,一步掠至厅门,脱口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