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房结实质,应立即将房中七粒莲实,迅速取出,把当中较大一粒,连皮服下,可抵一甲子苦练之功,多余六粒,如以玉瓶贮藏,可救六人性命,但那莲实成熟时间甚短,如不当时取出,过了时限,就与莲房结为一体,成为一个坚逾百练精钢的玉石。
莲房因是扑磁真气与灵石精英合成,成为白玉后,任何宝刀宝剑,难伤分毫,把它当兵刃,实是一支最妙的外门兵刃。
最后说出那玉莲妙用,还是昔年从道藉上获悉,只惜自己福缘太浅,空入宝山,希后来的人,按留绢所示,如自为之,同时警告,这座水宫贝阙,建造不易,无沦如何,不可将立可脱困,否则,不但使这灵景,遭受损害,亦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淮彬证实那具骷髅,就是他爹爹之后,心中固是痛苦万分,但他想到父亲白绢上所说的话,衡量一下轻重,觉得承继遗志,完遂无人未竟事业,更比这愚痴的悲痛有价值,于是低低默祷几句,立即纵到池畔。
举目一看,果见那朵玉莲花,业已重台全展、莲房毕露,慌不迭伸手取出七颗莲实,把当中那粒胡桃大碧绿莲实,放入口中,连皮服下。
莲实入口甘芬,香满室,略为咀嚼,立即融化,顺津直落丹田,全身舒畅已极!
多余六粒莲实,忙把怀中盛丹药的玉瓶取出,空出玉瓶,将莲实盛入,恰将一个三寸高,径寸大的羊脂玉瓶塞满。
伸手一摸莲房时,已成了一朵尺许方圆,五寸径房的白玉莲花。
手握玉茎,用力往上一拔,只听卜察-声,玉茎脱离藕节,擎在手内。
那朵玉莲刚脱离藕节,两片莲叶,登时生气全无,枯萎地倒在水面。淮彬顺手把它拔起,取下卧叶,覆盖在李琦的骷髅上。
那根丈多长的莲藕,却是原样不变,躺在池底。
淮彬拔出白虹剑,削了寸许长一段,放入口中,只觉得这藕的味道,还比莲实可口。
淮彬连服莲实,莲藕后,饥疲尽去,精力倍增,喜孜孜走至左右晶壁,仔细留心默记壁上的图形。
左右晶壁上,共有三百六十幅飞禽走兽,人物互斗的图形,飞禽三十六幅,走兽-百幅,虫类二十四幅,人物二百幅,每幅的招术无一类同,而且各自为政,不相衔接,每练一图,如欲练下-图时,必须收招重练,否则不仅掣肘,而且还有回招自戮的危险。
正面晶壁上,有十三个人像,除了开头两个立像,详细绘着人体正反两面,三百六十个大小穴道外,其余十一个穴道,道、僧装束,以及男女都有,其姿式有坐,有卧,有仰,有俯,有正,有侧,有蹲,有跪,总之十一个人,有十一个姿式,没有一个相似。
这十三幅人像后面,刻着两行拳头大汉书,-行写的足:“万法一源秘笈”。一行是:
“东汉于竺僧重尤尊者刻。”
淮彬见这些人像,既无招术可以摹拟,又得乃父说它玄机秘奥,难以晓透,因此只把穴道默记熟习,其余十一幅人像,暂且抛过一边。
自此以后,李淮彬就在这水宫中,按晶壁上的图形,勤习不缀,饥饿时,就用白虹剑削一片莲藕充饥,疲乏时,则以池塘垠为枕,就地而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见池塘中的莲藕,逐渐缩短,到了最后,仅剩了两寸长一段,池底的出七个拇指粗的孔洞,清泉自孔中喷出,使水面上,激起涟漪,三百六十幅图形,早已记得滚瓜烂熟,无论是徒手,或执白虹剑,或用玉白花所发招术,身眼步法,不差分毫,而且招术之变化,完全随心所欲意到力到。
尤为难得的,竟将三百六十个图形,连成一气,起初感到相克的,如今却成了相辅相成、起初是相互关联的,反而变成了格格不入,无法使之相容。
一天,淮彬用剑去挑最后一段莲藕充饥,自己身体映到水面上,一见之下,使他大为惊异,连称奇怪不迭。
原来他这是,已是-个长身玉立的翩翩美少年了,与昔日相较,判若两人,身上的衣服,业已褴褛不堪,露出一身凝脂似的肌肤,除了前胸下体部份,尚能保持完整外,差不多成了千疮百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