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彬只知自己招术轻功,比未入水宫时,高出多少,对于内功、劲气,连名字也不知道,见萧清和张敬两人,先后握了自己的手腕,知他们这种举动,必有用意,于是静静的,任其握住,不加抗拒,听出他们谈话,才晓得他们在试探自己的内功,劲气。
他心中暗暗奇怪,自己在宫中,只是照壁面上的招式学习,根本未练什么内功,他们为何说的那样好?
他想了一阵,实在找不出答案,疑惑的问道:“内功是怎么样练法,侄儿在水宫中,并末练过啊!”
四人见他如此情景,知他尚不晓得自己内功劲气,已达炉火纯青的化境,一时间,也无法解释清楚!
大侠萧隐笑道:“以后你自会知晓,我们赶快回三侠庄吧!”
淮彬忙说道:“不行!”
四人闻言,不免惊讶,齐睁目望着他。
淮彬含笑解释道:“小侄这样褴褛,如何见人,不如请张叔父,代侄儿买几件衣服,换好再去。”
四人闻言,方才省悟。
三侠萧清笑道:“何必这般费事,三侠庄中,有的是现成衣服,只要到家,立可更换,我们走吧!”
说着,不容分说,拉住淮彬的手,往临城西郊外三侠庄面去。
这时的三侠庄中,热闹非常,各方赶来庆贺三侠生日的客人,及被三侠请来助阵的能手,已经到得不少,后园宾馆中,十之六七,已住满了人,庄下人,端水送酒,来往不绝。
庄门外的广场上,已搭好了一小两大三个台,成品字形罗列。
小台有五丈见方,丈把高,两边有木梯相连,台上张好结彩,异常华丽,正有不少人,在那里粉刷赶制。
两个大台,长约二十丈,宽约五尺,高有一丈,足可放百桌酒席,台上也是张灯结彩,五色缤纷。
两台间相离仅两丈宽,与小台相离则在十丈左右。
广场四周的柳树上,也是满挂宫灯,看起来,却是火树银花,灿丽无比。
萧氏三侠和张敬,李淮彬,老少五人,急急走过广场,一直进入后厅后,面小院中。
这个小院,地方不大,但环境甚为幽静,丈许见方石天井,放着数盆秋菊,清香四溢。
正房三间,两暗一明,两边各有一间小厢房,房门中开,两旁各有一个雕花窗户,绿纱为帘,双扉紧闭。
这儿原是三侠用来招款待知友,或女客的,因张敬乃三侠知交,每年都住在此处,故将其叔侄,安置在这里。
东西小院的后面,就是三侠内眷住院。
张敬架轻就熟,拉着淮彬的手,一直走到屋门前,开门进去,老少五人,在屋中八仙桌上落坐,下人送上香茶,大侠萧隐,又吩咐庄丁,赶办一桌酒席,以便为张老侠,李少侠接风洗尘。
庄丁刚转身,三侠萧清,急匆匆往外走去!
李淮彬见这间正屋,陈设简单典雅,不带一些俗气,四壁接着些山水字画,全是名家手笔,左右两壁上,对歼两扇小门,通达暗间卧室,室中样样具全,隐隐还透出檀香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少时三侠从外面进来,手上拿着一套白色文士衣巾,含笑递给淮彬道:“小侄穿上这套服装,比穿武夫衣冠,还要显得儒雅潇洒,叔父和你婶娘,经过一番斟酌,才选来的。”
淮彬接过衣服,含笑称谢,急忙走进左面卧室,把衣换上,头上带着方巾,慢步走回正屋。
果然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淮彬换上文士服装后,已变成一个剑眉星目,玉面朱颜,唇红齿白,猿背蜂腰的美少年了,再配上腰间的白虹宝剑,背上斜插的白莲花,越发衬出儒雅中带着几分英气,透逸中透着潇洒。
四位老侠,见淮彬如此人品,异口同声赞叹道:“果然是山川灵气所钟,仙露明殊,实非过喻。”
正赞叹间,庄丁已将酒席送来,三侠萧清,好似和淮彬特别有缘,对他异常并切,强拉他坐在自己一方,互相开怀畅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