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时紧张得连臀部的伤痛又给忘了,但测度距离,自己就算拚全力冲去,亦不见得比剑南回剑相助得快。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眼睛睁得更大些而已。
剑南果然窜开六尺。
插天笔何远冷叱声中,身子无端端升起一尺,看来似是借着双脚翻上空中之余势而升高的。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剑东长剑碰触对方左笔时,剑上劲道忽然失去大半,宛如被敌笔吸走,何远便是以这种怪异内功配以奇奥手法利用敌人劲道,使自己升高些。
另一方面他右笔电掣戳到剑东面门,笔风动荡激射,封闭剑东五官七窍。
这一招极尽阴毒之能事,若论招式手法之精绝,以及逆运阴阳内功之怪异,当世武林实难得观。
李剑东可也丝毫不慢,口中长啸声几乎与对方叱声同时并起,双脚牢牢钉住地面,寸步不移。手中长剑嗤的一声刺向敌人肋下要穴,左手剑诀封住面门。
何远右手金笔一缩,在长剑剑身碰一下,改用左手金笔疾戳,仍然是笔未到,锐风先已封闭敌人五官七窍。
如果李剑东仍然不退,又仍然以换命招式硬干的话,何远身子再借力移前半尺,便是倒悬在他头顶正中位置。此时他笔风一射,必中敌人头顶百会穴。
这一招正是他“插天”、“杀人”、“破地”三大杀着之中的“杀人”。根据少林寺《锥笔秘谱》记载,凡是内功能逆运阴阳,已达到第三层以上,使出这一招“杀人”,定必笔不过三。
也就是说最多施展到第三笔,敌人必定当场败亡。
少林寺的拳经或秘笈所记载的自是可以深信不疑。
但《锥笔秘谱》却没有记载假如敌人已炼成身外化身之术时又如何?
剑南恰似剑东的身外化身,他们修习李家神剑多年,朝夕一齐参研磨砺,心意身手已融合无间。
他当时窜避的角度,以及剑东双脚不移寸步,都是一招剑式的细微变化而已。
事实上剑南人才窜出,手中长剑便已脱手射出。剑光淡淡,风声若无。但时间上恰到好处,速度则快得连念头亦不容转。
剑尖轻轻易易无声无息刺入空中那人的小腹,一下子已透穿过去。
何远笔尖杀人劲气刚刚射出,忽然臂腕一软,真力泄散了八成。
但余下那两成力道仍是非同小可,剑东尽力一侧头,总算避开百会穴要害,但左肩一阵巨痛,如中刀剑,登时连退三步,左手软软垂下,动弹不得。
执笔人:司马翎
夕阳之下,地上那对金笔反映出灿烂光芒。
双笔的主人站在旁边,却没有捡拾起来的意思。
他低头望望小腹上,那支剑已刺透他身躯,带给他痛苦和绝望。但他也没有拔出此剑的意思。
剑东虽也负伤,仍须眉俱张,威势凛凛。不过他眼中却有一种尊敬之意。
“你的确是当代第一流高手,”剑东声如洪钟,又道:“我们虽然能杀死你,却不能不认输。”
在江湖上,在武林中,的确时时会发生武功稍差却杀死武功较高者的事。因为生死相搏之际,除了武功之外,合作、智慧、运气等因素也一样重要。
何远清癯的面上已变得雪白,但眉宇间掠过飞扬的豪情光采,屹立未倒。
三声惨叫连续传来,何远目光闪掠遥望,摇头道:“三名箭手都不行了!李剑北使的是什么剑法?”
原来他刚才已见过剑北运剑化为丝缕之痕,从剑南剑幕中透入,一出手就刺中两名箭手的腕穴,剑气攻经截脉,登时废了那两人一身武功。
李剑东道:“那是敝庄的一种剑法,称为‘阳焰绝脉’,是我们这些家将下人们才修习的。”
那李剑北的确是施展这门绝艺,连歼三敌。此时又一剑透入三女剑网,剑身光痕淡得几乎瞧不见,但森寒剑气却使雷大忍健腕发麻。猛然叫劲抬腕四寸。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