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奴听得真切,不由一阵茫然。她由萧铁骊抚养长大,在旁人看来有缺失的家,在她则是天经地义。懂得人世伦常后,她也问过萧铁骊,咱们的爹妈在哪儿?萧铁骊一语带过,说阿爹死了,阿妈嫁给旁人了。他不愿多谈,她也就此撂开手,再没想过这事。父母于观音奴,不过是称呼或符号,乍然见到活生生的人在面前,竟不知如何是好。
萧铁骊慢慢站起来。这些年的游历开阔了他的心胸,不管当年如何愤恨和决绝,在遇到乌发覆霜、形容枯槁的母亲时,曾经的恨意便似阳光下的冰雪一般消融了。留意到她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肌肤皴裂、青筋毕现的手,萧铁骊的脸沉下来,道:他对你不好。
耶律歌奴挺直脊背,道:移剌很好不过你走后三年,他就因为箭疮过世了。绝口不提移剌的正妻在他亡后,对她百般挑衅和欺侮。
至此一家团圆。萧铁骊还好,观音奴缓过神来,却是快活得很。她自幼与萧铁骊为伴,稍长后有了师父也是男子,得耶律歌奴温柔呵护,只觉心头暖乎乎的,似在云端。
黑山西麓密林中,涅剌越兀部营盘旁有一处奇妙泉水,六个泉眼中会喷出酸、甜、苦、辣、咸、涩六种味道的水。据部族里的老人说,用这六味泉洗澡,可治百病。观音奴陪母亲来过一次便上了瘾,有时耶律歌奴懒怠动弹,她自己也会忍不住跑来。
观音奴踩着厚厚的松针,轻快地走向松林深处。这座古老的森林,数百年来从未被人砍伐,四人合抱的树干支撑着巨大的树冠,苔藓苍翠,藤蔓纠结,予人阴暗神秘之感。然穿行其间的少女,却似浓密枝叶间漏下的阳光,清新而明亮。
走到林中最大的那棵松树旁,观音奴在横斜的枝条上系了根黑色布带。契丹人分娩后代,有红男黑女之俗,若生男孩,父亲便用胭脂涂脸;若生女孩,父亲则用黑炭涂脸,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平安长大。而来六味泉沐浴的人络绎不绝,为免男女混杂,也用红黑两色区分,若有男子来此,见到黑布,自然就会止步,这是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岂料观音奴走到泉水旁,四丈见方的泉池中已有一个男子在沐浴,不由恼道:喂,你这人怎么不守规矩啊,害我白跑一趟。
池中男子抬起头,原来是在涅剌越兀借宿的那位法师。他气质冰冷,唯此刻长长的黑发散在水面,蓝色眼睛倦怠地半闭着,阴郁表情与幽暗森林说不出的契合,倒少了两分寒意,多了三分清韶。观音奴想师父说这人身份蹊跷,武功难测,宜敬而远之,悻悻道:涅剌越兀的规矩,男人在六味泉洗澡时会在最大的松树上系一块红布,下次要做好记号。
观音奴拔脚便走,却听身后一个冷冰冰的声音道:站住。顿了顿,复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她转身,扬眉:那你又叫什么?
男子眼底浮起一丝玩味之意:耶律嘉树。观音奴诧异:好木头?
耶律嘉树叹了口气,改用汉话道:是嘉树。他并不指望她能懂,然而那少女立即回以汉话: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是这个嘉树?嘉树胸口一痛,想着辞中深意,悲凉愤恨的情绪自心底蔓延开来,面上却淡淡的:正是。你会说汉话?你读过《楚辞》?
观音奴欢呼一声:刚好知道这四句而已,居然蒙对了。我的汉话是师父教的,汉人这些词啦赋啦,像唱歌一样好听,可惜我会的也不多。
崔氏一贯以血统自矜,我鄙薄他家不与时世推移的傲慢作风,今日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她在荒野中长大,却有这样的气质和谈吐,或许真是崔氏苗裔。嘉树想着,徐徐道:我要出来更衣了。
观音奴眨眨眼睛,哦了一声,见他动也不动,方才反应过来,避到一棵松树后,停了片刻,又笑微微地探出头来:我啊,叫萧观音奴。
嘉树赤足站在泉池边,长衫敞着,露出渭北春天树一般秀削挺拔的身材。观音奴心中还没有男女之别,乍然见到这青年男子的裸体,并不扭捏害羞,弯指打了一声响亮的呼哨,赞道:你长得真好看。
嘉树掩上衣襟,瞪着一脸无辜的观音奴,一股热意从脸上直窜到耳根,想要发作而无可措词,重重哼了一声,背过身去。观音奴看他的反应,也知道自己过分,迅即展开轻功逃走,然而勉强克制的笑声,还是顺着风飘到嘉树耳中。嘉树抿紧嘴唇,披外袍,束腰带,着靴子,不过短短片刻,脸上的表情已经冷却。他收拾停当,冷声道:千丹,你可以出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