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芸领着其余的人,亦循金逊来路,搜寻过去。
公孙启在石室里,背负着双手,来回的走着,一边走,一边揣摸范凤阳留给他的那封信。他觉得范凤阳的为人,心肠虽坏到极点,聪明,才智也非常人所不及。譬如这封信,前半段说的全是真心话,从这半段信中,充分流露出,他恨极了自己,也怕极了自己,直言无隐。后半段却隐藏着无限机锋,从洞中的布置看,他要存心杀自己,实在易如反掌。他算定自己要来,并且来时也必走在最前边,只要把门关上,自己一开门,便引发门下埋藏的火药,不但必死,而且死难全尸。然而他并不这么做,还把门先敞开,待自己进来以后,才再把门关上,留信说明一切,还要自己考虑一下。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公孙启现在反复想的,就是这个问题。为什么?
布置歹毒而万全,认定自己绝对出不去,还要在死前,折磨一下自己?以范凤阳的心性和为人,这个想法可能性很大。
抑或是两个门,一生一死,认真地考验一下自己的胆勇与才识,任由自己抉择生死?如果这个想法是对的,那就是说还给自己留下一半生存的机会。彼此既成死敌,何以还给自己留下一半生存的机会?他也不想死,留下这点香火情,为将来退步打算?狂妄自负,还想和自己斗一斗?问题一个接连一个,在脑子里不停的浮现,无法确定究竟哪一个对。当真就被他考佐了吗?
偷眼一瞥室中四人,姗姗与葛琳,并肩站在一起,面庞深忧,企盼地望着自己,齐云鹏高举夜明珠,在给妻子照亮,郝肖庄聚精会神,绕着屋子转,似乎是在找寻另外的出路。
他没有征询她们的意见,继续想他自己的:“先抛开一切问题,假定两个门,一生一死,那么哪一个是生门?”他最后作了这么一个决定,集中脑力专门来想这个问题。他觉得如依范凤阳的狡诈与虚实运用,首先认定范凤阳所说暗门的底下有火药,就未必当真有火药。过了一会,又觉不妥。
理由是范凤阳必然料定,自己不会信任他,必会怀疑他的话的真实性,很可能就来上一手真的。若然,适才室外那人,何以又说明门外也有火药?他是什么人?身份不明朗,言谈含混,用意似乎是怕自己从那里出去,虚言加以恫赫。嗯,小角色,怕担不是,料必是这样的了。但是,他的声音何以又介于范凤阳与朱牧之间?亲信?
谁的亲信?朱牧单人匹马被范凤阳骗来此地,又哪里会有亲信?人既不可靠,话能可靠吗?话如不可靠,则上边的推断,岂不又成了问题?
“齐兄,贤夫妇有何发现?”公孙启觉得不宜再空想,还是交换一下意见,再作决定,故先问齐云鹏夫妇。郝肖庄道:
“四壁沉实,上面都经过精细粉饰,纵有脉络,也被遮盖住了,一时很难找得出来,六副几椅,全是浮拢着的,没有鬼祟。”
公孙启道:
“大嫂的意思是说除了明暗两道门,再无出路?”郝肖庄颔首道:
“是的,但这两道门又都不能走。”公孙启道:
“大嫂也信适才那人的话?”郝肖庄道:
“当然不信,只是变起仓卒,没有弄清,究竟是先爆炸,还是先关的门,抑或是同时发动的?”公孙启道:
“这有关系吗?”郝肖庄道:
“大有关系。如是先关门,操纵的人在石室附近,反之则否,但如同时发动,则机关设计极精,连锁亦密,破除尤难,家师器重三师妹,也就在这点,她比我们悟性高,能创意,她被范凤阳骗走,家师也最伤心,其次是小师妹,如果我是她,或者好一点。”公孙启道:
“假如明门底下有火药,关门不炸,开门能炸吗?”郝肖庄道:
“能,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公孙启侧头姗姗道:
“姗妹,范凤阳的话,你相信不相信。”姗姗想都不想,率然答道:
“鬼才相信!”公孙启道:
“葛姑娘认为可信不可信?”葛琳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