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松微笑道:“既然他们都不在家,马兄还是暂时留在这儿料理令师后事要紧,小弟自觉伤势已好了大半,没有返魂丹,一时也无妨碍的。”
马玉龙目中闪着异样光芒,道:“韦兄知道他们去了哪儿?说出来,徒增小弟愧疚。”
韦松讶道:“他们去了哪儿?”
马玉龙长叹一声,道:“昨日万毒教护法欧阳双煞,将一盆返魂香送来九华山,求得师父一块‘鬼头令’,两位师兄,竟会领他们赶往滇境-一”
韦松骇然一惊,道:“鬼头令是什么?”
马玉龙道:“那是当年祖师和独脚鬼王尚志巫山追魂婆颜青娥,三人合设信物,见令如见本人,欧阳双煞如果用那块鬼头令搬清二鬼出山,江湖中转眼便是一场腥风血雨。”
韦松心头一震,脱口道:“这怎么办?”
马玉龙道:“小弟已经嘱令庄中人暂存家师遗体,事势已急,咱们只有立即动身,追往滇境哀牢山,如能及时赶到,或可化解一场巨祸。”
韦松点点头,忽然心中一动,忙道:“欧阳双煞和令师祖都已先后前往滇境哀牢山,咱们脚程再快,也无法在他们之前赶到,小弟倒想到一个方法,或可事半而功倍。”
马玉龙问道:“韦兄有何妙计,快说出来听听。”
韦松道:“依小弟猜测,无论双煞或令师祖,谁到了滇境,邀得独脚鬼王出山,仍将转赴巫山,去邀约巫山追魂婆颜青娥,对不对?”
马玉龙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
韦松道:“如此,咱们何必舍近求远,假如马兄知道颜青娥在巫山隐居之地,咱们索性先赶到巫山去,以逸待劳,岂不更好?”
马玉龙沉吟片刻,道:“此计虽妙,但却有一点须要顾虑的事。”
韦松道:“马兄但说无妨。”
马玉龙扬目道:“小弟虽然听说过追魂婆颜青娥的居所,但只是耳闻家师述及,那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事了。何况,自从黄山一战,师祖败后,他们三人使再没有见过面,五十年来音讯不通,谁知她现在是不是仍在巫山?如果她也跟师租一样,离开巫山另寻了隐居之处,咱们岂不耍扑空了?”
韦松笑道:“这有什么要紧,祁连鬼叟可以离开祁连,巫山追魂婆可以离开巫山.难道哀牢山独脚鬼王就不会离开哀牢山吗?大家都是抱定一试的心情,且看谁的运气好罢了。”
马玉龙也忍不住笑道:“这么说,咱们就先往巫山试试吧!”
两人说走就走,当时便联袂离开了九华山
巫山,地当蜀鄂之交,西承翟塘,东迤西际,十二峰崇立并列,一衣带水,穿流其间,千回百转,惊险天成。
晨间,宿雾未散,氤氲弥漫山腰,群山宛如飘浮海上。
这天一早,旭日初升,韦松和马玉龙但已赶到巫山。
他们起初各以一匹健壮耐苦的小川马代步,穿林透谷,地势越走越险,坐骑反而成了累赘,于是,索性弃马徒步攀峭壁,登陡崖.倒觉爽快了许多。
从辰至巳,整整走了一个时辰,两人已进入荒芜人迹的乱山丛中。
韦松重伤初愈,体力显已疲惫,额上隐见汗迹。
马玉龙见了,含笑停步,指着远处一座奇峰,道:“追魂婆的居所,据闻系在一座形如笔尖的山顶,韦兄请看,很可能就是那儿了,咱们略歇一会,再走吧。”
韦松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果见一座高山,尖峭挺拔,直冲霄汉.半截山头,兀自隐在云雾以上,无法望见,不禁精神一振.道:“既然不远,索性再赶一程,到山下再歇息也不迟。”
马玉龙关切地望了他一眼,倒也不便直说他业已疲乏,点点头,当先探路,但脚下却慢了许多。
两人踏行在乱草怪石之中,全无路径可循,举足落足,都须提住真气,随时准备纵跃而起.神情自极呆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