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了父母,接着是“洞庭三剑”,再接着是令他心碎的兰表妹,他泪如泉涌,从怀里取出那只陈旧的香袋,拗开她的右手,想让她握在掌心里忽然,一件闪亮的东西,从她手心悄没声息坠落在泥地上。
韦松眼中一亮,俯下头去,却见是一枝打造极其精巧的星状暗器。那东西系用纯钢打造,共有六角,菱尖锋锐,闪闪发着碧绿的光辉。显见是经过剧毒浸淫的。
韦松心头猛震,用一幅细绢垫着手,谨慎地将它拾了起来,再看时,才发现兰表妹纤腕“劳官”穴上,有一处非常细小的针孔。
这个发现,使他浑身血液沸腾起来,急忙又检视那尚未掩埋的斑发老人,奇怪的是,那斑发老人竟浑身无伤。
韦科如疯似狂,将那斑发老人身上衣物,尽都倾掏了出来,细细检视,蓦地,却在地贴身衣袋里,找到一张红纸请帖。
那请帖上写着:“谨请于清明正日,故备菲酌,恭候台光,席设洞庭君山之巅,万毒教主田秀贞谨具。”
他握着那张请帖,脑中百念飞转,一时想不起这“万毒教主田秀贞”是何许人物,可是,偏偏这请帖会在班发老人身上发现,而自己一家七口,死得离奇,难道说这个惨变,竟跟“万毒教”有关吗?
细算时日,这一天恰好正是清明,他霍地跃起身来,小心翼翼,将爹爹所遗半截金剑,以及那枚星状淬毒暗器和请帖藏进怀中,掩埋了死者,锁闭了屋门,恭恭敬敬在父母坟前拜了三拜,洒泪祷祝道:“爹娘,求你们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护佑,踏遍天涯海角,孩儿誓要查出元凶,替爹娘、二位叔叔、兰表妹、梅香,和这位不知姓名的老前辈报仇,决不玷辱爹爹金剑神镖和师父他老人家南岳一奇的声誉。”
凄惶中,韦松挥泪上马,一步一回头,直到转过小山,望不见家门那株垂柳和七座新坟,压抑了一整夜的悲怆,才进发了出来。
他悲愤地仰面向天,发出一声凄厉绝伦的情啸,抖动马缰,冲上了征途。
怒马如飞,转眼又到了那棵大树下十字路口,韦松俯首低回,那只锈渍斑斑的小铁盒,还在树根下烂泥中,回首前情,只在昨宵,这一夜中去而又返,人事变迁,家毁人亡,竟是如此的悲惨和巨大,他纵是铁石人儿,也不禁泪水滂沱哭一会,想一会,蓦觉脑中灵光一闪,对了!昨天那神色匆忙西奔而去的和尚和道人,他们所去的方向,岂不也是洞庭?这一想,心神大振,勒转马头,循着西去大道,放马疾奔。
他暗算脚程,要是能够在午时之间赶到湖滨,还获得及雇舟立赶君山,假如再迟了,纵然到得君山,只怕也在黄昏日落的时候了。
因此,他也顾不得道路泥泞,坐骑疲急,一口气飞驰疾奔了五十余里,马背上一片湿漉漉,已分不出是雨?是汗?还是溅起的泥浆?
已到将尽,韦松人困马乏赶抵湖边,远远地,就见湖边停着一列三艘大船,船上已密密站满了许多人,其中道家、俗家都有,个个神情凝重,默默垂首不语。
韦松奔到近前,弃马落地,向船象供拱手道;“请问这船是去君山的吗了’那船伙不屑地冷瞥了他一眼,道:“虽是去君山,但咱们是万毒教主包下来迎接宾客的,你有请帖吗?”
韦松听说没错,心里顿时放松了一半,微微一笑,取出那张红纸请帖,递给船伙,那船伙细看了好一会,仍然狐疑地道:“阁下是那一派弟子,怎么就只你一个人?”
韦松不悦道:“在了既是持帖而来,你管我是哪一门派?愿意几个人同来?’船伙冷笑道:“万毒教主柬邀武林七大正派聚会君山,身份不对,是不许参加的。’韦松怒目一瞪,方要发作,却听一个声音接口喝道:“既然持帖赶来,便是教主贵宾,你是什么东西,倒敢追查起人家来历,真是讨打!”随着“打”字,一缕疾风,逆袭而至,径奔船伙儿面门。
那船伙儿身手竞相当不俗,蓦地滑步旋身甩头,“脱袍让位’,闪开三尺,怒目反顾,却见是个虬髯大汉,虎视眈眈立在船头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