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是……鬼吧……”
唐百州没有答话,却悄悄翻下马来,一声不响,将马儿赶进旁边密林里去,同时,招招手,示意叫小保也快下马。
傅小保尽自发抖,低声又道:“咱……咱们快……快走,这……这儿留……留不得……。”
恰在此时,山岭上突又响起第二声尖叫,叫声才落,紧接着就是“呵呵”一连串怪声,怪声未停,左右另两座山头上也同时发出“呵呵呵”的呼叫,夹杂着一声声轻微的鼓响,傅小保不由得不翻身滚下马来,沉声向唐百州说道:“不好,这必是山中野人有什么祭典,咱们万不能被他们发现,早些退走要紧。”
唐百州凝神倾听了一会,阴沉沉一笑,道:“你别自作聪明,再听听,这是几个人的声音,难不成一座山头上就只一个野人在跳舞?”
傅小保明白并非鬼魅,胆子也略壮,歪着头听了一会,果然似听出山头上那种“呵呵”
之声好像只是一个人所发,同时鼓声沉闷,也像只有一面鼓,不禁奇道:“那么,是谁在这深山中装神作鬼,做出这种怪声?”
唐百州龀牙笑道:“我也不知道,走,咱们上山瞧瞧去。”
说罢,接过傅小保手中缰绳,随手绕在一棵树上,挥挥手,伏腰向山顶便跑。
傅小保只得紧跟着快步登山,一面轻轻将肩面上的长剑撤出鞘来,准备以应突变。
两人展开轻功,瞬息已经攀登山顶,距离五丈外隐住身形,偷偷张望。但见山顶上有一块广约六七丈的平地,正中长着一株巨大的古松,这时候,古松下坐着一个混身白衣的瘦削老人,就因为他混身白色衣衫,所以看得分外清晰。只见他盘膝跌坐在松下一块青石板上,白色长眉覆眼,白发零乱,两只手捧着一面皮鼓,左手按着鼓缘,右手以掌作锤,轻拍鼓响,发出低低的“咚咚”之声。那“呵呵”怪叫,就是他和着鼓响,从口里发出来的。
这个深山怪叟,独坐峰头敲鼓,似乎全神尽都贯注在鼓音中一声声拍着和着,不止不休。
最奇怪的,其他左右两处山头上,也有同样的怪声鼓声在应和,而且明明是另有人在作同样的怪事,并非空谷回音,传送激荡造成。
过了半晌,怪老人击鼓的节拍好像越来越急,另两座山头上也是同样加快了速度。刹时间鼓声呼声,快如骤雨,有如万马奔腾,声势越来越大。怪老人的头上,已隐约可以看见有一层热气上蒸,似乎甚是吃力。
傅小保才听了没一会,就觉得心神摇曳,随着鼓声,呼吸渐渐急促,握剑的手不自觉的一松,长剑“当”的一声落在地上。
那怪老人突的停手抬头,双目如电,向傅小保和唐百州隐身之处瞪了一眼,接着仰首向天,发出一声正如鼓声才开始时同样的尖叫……。
尖叫声破空上扬,左右另两座山头上的鼓声和“呵呵”叫着也同时收敛,紧跟着,也有两声尖叫响起。
唐百州心知所见必是武林绝顶高手,自己二人形藏已露,无法再躲,急忙探臂抓起地上长剑,塞在傅小保手中,一长身形,站了起来,拱手向老人笑道:“在下等路经此处,深山迷途,不知老先生在这里鸣鼓行功,误撞无心,这里先谢罪。”
白衣老人一双电目凝视两人,缓缓从青石板上站起身来,鼻孔里冷冷哼了一声,道:
“说得好听,既是无心路过,为什么长剑出鞘,隐听偷窥?须知武林偷窥他人练功,列为大忌,你们都是何门何派?趁早禀明,也许我们川边三鬼今天一高兴,网开一面,放你们一条生路,若有半句虚假,哼!”
唐百州一辈子服过谁来,皆因自己二人偷窥他人练功,自知理屈,这才拱手自行谢罪,尊称他一声“老先生”。现见这白衣老人出言不逊,盛气凌人,心中已有六分不悦。又听他自称“川边三鬼”,名如人影,猜他必不是什么好路道,不觉就把火气加到了八分。遂也冷哼一声,答道:“老兄,你别不受抬举,咱们有礼在先,并不是怕你什么?你不要拿咱们当作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就凭你那王八戏子吹鼓手的玩意儿,还不一定就能困得住咱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