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79)

2025-10-09 评论

    田为这种句子甚僻,平常难见有人用过,所以也就不容易对了。

    老四脸上虽看不出什么变化,但他的长须却无风自动,他的内心的情状,也就不想可知了。

    姜婉暗喜,但又觉得很抱歉,因为五老中,以他长得最平易近人。

    那知就在快到时的瞬间,他一拢长须笑道:“唐,李贺,旗亭下马解秋衣。”又不加思索道出下面的上句:“唐,白居易,瓮头竹叶经春熟。”

    姜婉闻言,不由感激地望了他一眼。

    白眉老人仍如泥塑似的;老二方脸一皱,老五却玉面变色,投以惊异的眼光。

    原来老四真是深藏平露,竟对得如此工整。不过毛病出在他的考题上,其实,这句诗也不坏,不过是名句,前人早已用过,简直是放水。

    所以姜婉焉得不喜,而老二又怎能不意外。但白眉老者却又不喜不怒,大有超出三界外之势。

    而那白胡子又不作如是想,他只觉四对一太乏味了,三对二来得有劲,便倒戈了。

    现在还剩下三联了,如果十句都对了出来,又成了不了之局,姜婉和四老心中都着急了起来。

    姜婉也不容对手有多思考的机会,忙道:“唐,温庭筠,镜里芙蓉照水鲜。唐,许浑,一尊酒尽青山暮。”

    老大闻言,双眉一皱,登时有思索之容。

    其实这一句并不难对,可是时间拖得越长,对姜婉越不利。

    因为她是一对四,所以她喘了一口气,对手就可以歇三回,这就是姜婉何以不以难题来考老大,而老大偏拖时间的缘故。

    眼看日影又要傍移一格,白眉老人才吟道:“唐,杜甫,五月江深草阁寒。”一顿,笑道:“唐,温庭筠,只应七夕迥天浪。”

    那知这句姜婉在儿时便对过了,她暗自么幸,因为下面是轮到老二,此人丈词较差,便存心由此着手。

    只听她朗声道:“唐,白居易,遥飞一盏贺江山。来,姜夔,眼中故旧青常在。”

    四老为之一怔。

    原来这句难对的是,眼是五官之一,就必须以口、舌、耳、鼻等人体器官来对,而上句又未点出酒字,所以下旬就必须在酒字上着手,这倒把四老难住了。

    姜婉心中早已计算好,原来这四老诗词虽看得不少,却偏集于几家?所谓精而不博,其中又较偏于唐人,来人只重于苏东坡,姜婉依前面八句所得的心得,才拿姜白石的句子来作考题,果真把四老考倒了。

    眼看日影已移去了大半格,老二的方脸越绷越紧。

    老五暗暗叫苦,原来不依这等严格的规定,老二也对得出来,这岂非作法自毙?老四抚须微笑不语,大手袖手旁观之意。

    老大却如老僧入定,连些微反应都没有,其实他心里的鬼花样最多,不过是“装死”而已。于是,时间到了。

    老二大吼一声,一掌打在石上,只见碎石纷飞,巨石上瞬时出现一道掌印,深约寸许。老大笑道:“小妹妹,算你胜了。”敢情已改了口。

    老二赖道:“不有,不有,她一定要对出下联来。”

    他大有姜婉也对不出的样子。

    老四打抱不平:“她对出来又怎样?”

    老五却打边鼓道:“对不出来,算和了,对出来,我们每人再送她一样东西。”

    不妨老大连声怪叫道:“不有,这太便宜她了,我看她还得作个结句,一方面要顾到题目的限制,另方面又不能失了我辈的身份,如何?”

    老四胡子一掀,像是正义不屈,一副找打架的姿势。

    他们自顾自的大吵大闸,却把“正主”儿给撇在一边了。

    姜婉可忍不住了,起身道:“敬遵前辈之命。”

    老二怪眼一翻道:“好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