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武林(4)

2025-10-09 评论


    五派掌门人会后,翌日,峨嵋派两代门人,公推庆元法师暂摄掌门职务,立时由代掌门开会议定方针,傅下法旨,派遣门下高手,分头出发,散布各地,明查暗访,寻访璇宫。

    其他四派,自然也不例外地分派门下弟子,纷纷出动,一时江湖中,形形色色的武林人物,此出彼没,行色匆匆,但他们同一目标,则是采访璇宫所在,这正是武林中空前未有的一次狂潮。

    年轻的杜珏心里满想追随父亲奔走江湖,采访璇宫,而庆元法师却单只把他留了下来,神龙一现则奉命回原籍温州府一带查访,使他大失所望。

    庆元法师所以留下杜珏的用意,却是赏识他根骨禀赋,为百年难得的奇才,无相神功且已筑下了根基,所差的是火候不深。

    庆元法师甘冒大不韪,把本门最高法诀,深藏佛光洞中的至宝无相宝-十三篇,私自传授珏儿。按峨嵋规矩:门下弟子如非预定为未来的掌门人,均不能参研这全部无相宝。庆元却敢违反历代定规擅自作主,却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他希望杜珏能够参透上乘神功,造成峨嵋派一朵奇葩。因为武林浩劫已露端倪,如不能把无相神功最高一步研练成功,就难以应付当前的变乱。

    庆元法师耐心地指点杜珏,研习无相宝。

    庆元法师本身此时也只研习到无相宝-的第九篇,以下四篇,连失踪的会元法师,虽毕生潜研,尚无法参透。

    杜珏总还是个半大孩子,对于这门枯燥乏味的功课极为厌烦。最初他还耐心参研,几个月以后,茫茫然找不出一点头绪,宝-上的梵文,连庆元法师也仅勉强认识。

    由峨嵋上代掌门把它译为四篇汉语,庆元照原文直译研究,更弄得文理错综颠倒,十分难解,原文含义又十分晦涩。

    杜珏把最后四篇,读了个滚瓜烂熟,可是味同嚼腊,却始终悟不出原文的妙用所在。他几次要求下山,都被庆元法师温言劝慰。

    庆元法师最后严厉地正色道:“珏儿,只有你天赋超人一等,根骨为同门之冠,你如不能把无相宝录研悟透彻,峨嵋一派就永远不能发扬光大,也无力对付璇宫神秘敌人,更救不出来本派掌门,你切勿心灰意懒,为山九仞,切勿功亏一篑!”

    他慰勉有加,而且发了个极大的宏愿,道:“珏儿,本座如不能助你研通宝-,这一生永不下山一步。”

    他又讲了许多铁杵磨针的故事来激勉杜珏。

    杜珏深深受了感动,遂勉强留在寺中。

    这天,杜珏独自赴后山,采摘些奇花异果,并习练轻功。

    后山一带十余座陡峭山峰,都被他爬上爬下,摸熟了地方,他毫不费事的纵上了一座较高的碧蝉峰顶。

    山顶上有两块突出的巨石,活像一只蹲伏的碧蝉突出的双眼,因之取名碧蝉峰。他发现突出的每块巨石悬空,岩腹之下,生长着一红一白,两蓬菌形的异草,最初小如铜钱,他每隔几天去看一道,双菌逐渐长高了,而且一盘一盘堆叠起来。红的红如玛瑙,白的白如玉石,鲜润晶莹,十分可爱。

    最初,由这两蓬菌心,散发出来一种古怪的气味。

    顿像庙里燃烧的旃檀佛香。

    但是这两蓬异草太可爱了,他还是每次抚摸一下,凑近鼻孔去嗅一嗅,他心想:“真是中看不中吃,大约是毒菌吧!”山中老年人,对于菌类是否有毒,都一见就能识别得出,杜珏也由老樵夫口中问出这些门道。

    但双菌的香味,却逐日发生变化,越来越浓,挨近一丈以内,就如同进入众香国里。

    这双菌所生之处,在两块危岩腹下,普通没有武功的人是无法看见的。就是杜珏也必须施展蛇腹功,贴身岩石,宛转滑到石腹下面,方能挨近它们。下面就是云雾迷茫的万仞深壑,稍一不慎,就落个粉身碎骨。

    杜珏却好玩心切,总不肯忘记这两蓬怪菌。

    实则,道书上的灵芝,正就是很难遇上的异种鲜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