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谱(89)

2025-10-09 评论


    “在这里,在这里了。”一班酒鬼耸着鼻子,冲进倒霉楼,“店东,上酒,上好酒!”

    方轻舟被酒香熏了几天,整个人都有些发飘,不过还记得吴不赊的话,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只把一些平常的酒拿过去。酒鬼们不用喝,一闻就知道不对,拍桌子打凳子:“要好酒,拿好酒来!你以为爷们没钱吗?”

    银子拍在桌上,“啪啪”做响。是的,便如再穷的赌鬼也一定凑得出赌资一样,再穷的酒鬼也一定拿得出酒钱。

    方轻舟却拿不出好酒,装模做样:“本店最好的酒都在这里了,哪里还有好酒?”这话可以哄人,但不能骗鬼,尤其是酒鬼,酒鬼们“嘿嘿”笑着,鼻子一耸,狗一样循着气味往内院爬。方轻舟急忙拦住:“做什么啊?那是内院,没酒。”

    “滚开。”酒鬼们把他扫到一边,“别说没喝醉不会发酒疯啊,告诉你,喝醉了咱不发酒疯,没酒喝咱才真的发疯。”

    众酒鬼一路爬进去,到了井边,也奇怪了:“难道酒在井里?”古怪。众人闻一闻,再闻一闻,没错啊!不管了,拿个吊桶放下去,打一桶上来,一喝,真的是酒,绝世好酒!

    方轻舟还装傻:“井里怎么会打出酒来呢?天啊,我以后喝水可怎么办啊?”

    倒霉楼后面的古井里冒出了绝世好酒的消息,风一样刮遍全城,无数人涌向倒霉楼。太守也来了,一看一尝,没错,绝世仙酿,当即命名为“仙人酿”。仙人酿就此轰传八方,越传越远,也越传越神,当然,想喝的人也越来越多。

    至此,奸商的奸计大功告成。

    方轻舟目睹了仙人酿成名的全过程,对吴不赊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妖怪也可以这么奸的。”

    吴不赊并没有让方信不停地往井里灌酒,而是限量,每天只灌五十斤。五斤装的小坛子,刚好十坛。仙人酿的酒,每天还只出十坛,这下酒鬼们打破头了。吴不赊有办法,要买酒的,头天先来登记,第二天出酒后,头天登记了名字的都来竟买,价高者得。

    第一天竟卖,竟者如云,十坛酒,最后以一千五百两银子卖出,方轻舟望着那一堆银子,全身发抖。时价,一两银子合铜钱一贯,一贯合一千文,一般所谓的好酒,一斤也就是十文钱的样子,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百斤酒,而且是好酒。而吴不赊装神弄鬼鼓捣出的仙人酿呢?五十斤酒一千五百两银子,合三十两银子一斤酒,两者相差多少倍?方轻舟也是生意老手了,算了一个晚上,愣是没算清楚。

    便是吴不赊自己,也没想到会卖到如此高价,“嘿嘿”笑着感叹:“果然卖什么都不如卖神仙啊!”

    当然,不可能每次都能卖这么高的价,但吴不赊给方轻舟规定,最低每坛仙人酿不能低于五十两银子,咱披的就是仙人皮,卖的就是仙人价,要的就是仙人跳,爱买不买。

    如果那一天真的没人买呢?好说,吴不赊让方轻舟在方家建了一个公开的酒坊,名为醉仙坊,卖不掉的仙人酿就送去酿仙坊做酒娘,酿的酒就可以低价卖了。取名仙人醉,其实就是吴不赊最初以醉草酿出的那种斤米四斤的酒,什么借仙人酿做酒娘,也就是骗鬼吧。仙人醉也是好酒啊,再借了仙人酿的名,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一斤要五十文,是普通的所谓好酒的五倍,但相对于仙人酿的天价,那还是便宜多了,卖得那叫一个火。

    每天要往井里灌五十斤酒,方家自然酒香扑鼻,时间长了惹人疑,但建了这个公开的酒坊后,便酒香冲天也没人怀疑了。这是吴不赊在方家建酒坊的主要目的,但一段时间经营下来,仙人醉的利润并不比仙人酿低,量大啊!

    倒霉楼也改成了醉仙楼,人家酒楼都出仙酒了,还倒什么霉?喝不起酒的那才叫倒霉呢,一时间顾客如云,连连扩张。

    仙人酿,仙人醉,再加上酒楼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刨去各种费用还有送礼的花销——送礼是大头,地涌仙酒,一本万利,眼红的太多,礼送不到,经营不下去的——纯利仍有两万多两银子。方轻舟下巴砸穿楼板,便是吴不赊听到这个数字也着实发了半天呆,想起可怜的平安老店,一年的纯利也不过几百两银子。一年啊,抵不上醉仙楼一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