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翱凤翔(61)

2025-10-09 评论


    铺妥,然后一一取出一面医幡,几瓶药罐及一些膏药分放妥当.才盘膝坐于油布上闭目不语。

    只见那医幡上写着“魔医”两个大字而已并无别的字,而他也不像走方郎中或打拳卖艺者会开口吆映喝,只是静静的盘膝跌坐不语。

    如此的怪异之人,当然会引起路人的好奇.因此逐渐有人好奇的停步张望。

    人是好奇的,只要看见有一群人围立,必然会接近探首张望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因此愈聚愈多且开始好奇的议论低语。

    此时只见“魔医”微微一笑,已朝人群前一名年约五旬的瘦弱老者笑道:“老丈!您近来腹部鼓胀不适之症可曾医妥,”

    “咦?……你……你怎知老朽近来腹部不适?”

    真是语出惊人.立使那位瘦弱的五旬老者惊异的脱口问着,当然更引起人群的好奇静听。

    “老丈!您虽身子硬朗,但是近来时有腹痛之症.且日日食寐不振身子略虚,因此依在下之见……老丈且先服用晚生一粒丹药试试是否腹内生病且有如厕之意?”

    “喔?……先生您……”

    “哈……哈……老丈您且宽心!晚生席坐之处不离.老丈您服用晚生丹药如厕之后,便可前来告诉诸位街坊邻居您的感觉如何?”

    “魔医”由油布上的一只药罐内侧出一粒黄豆大小的黑药丸递给老者。

    那老者尚在犹豫之时突听人群内有人惊叫道:“啊?您……您……您就是半月前往“枣阳镇”的“阎王帖”嘛?您怎会改了名号了?先生……”

    循声巳由人群外挤入一位年约三旬多的壮汉,突然跪在“魔医”面前央求道:“先生!小的乃是“枣阳镇”西北山居农户.只因老母身染重疾数年缠绵病榻,小的半个多月前在镇内见过先生医术高绝,于是欣喜的回家将老母送人镇内请先生诊治,但没想到……先生!小的连日追赶先生.但却不知先生去向,没想到您换了名号,怪不得小的一路追寻无人知晓,先生!您可伶小的老母年已六旬缠绵病榻数年……”

    “魔医”闻言时双眉紧皱.但又对这名壮汉竟然尾随追赶至此,为的是救治他老母的重病,如此孝心实令人感动也难以拒绝,因此便微笑的问道:“这位兄台!始不论在下是否“阎王帖”?但行医者以济人除疾为重,但不知令堂……”

    “在……在……先生?小的以板车推着老母追寻先生,在巳时已进城了,但因贫困将车停在前面大街叉口上,有小的媳妇照顾着呢。”

    “喔”兄台你怎可将重疾患者只以板车便推着连日赶路?你……你……唉!快带在下去看看令堂……”

    “魔医”又叹又埋怨的责怪着,但此时也只能先尽早为他老母诊疾再说,因此急忙起身收拾油布上的杂物.在壮汉及一名善心人的帮忙下不到片刻便已匆忙行至城中十字大街的交汇处。

    只见一辆双轮手推板车上有三张破旧的被垫铺着.躺着一位枯瘦皱肤老扫,旁边尚有一名年近三旬的花布衣村妇照顾着,尚幸板车四角有木柱撑着一张大油布,因此尚能遮阳挡雨。

    在随行围聚看热闹的人群目光下“魔医”立时为老妇把脉探病,尔后询问壮汉夫妇俩握些问题,才有了头绪且略知病因,于是吩咐夫妇便推着板车至一家客栈落宿。

    客栈掌柜眼见店外来了一大群人及一辆板车、车上尚有一名行动不便的重病患者,但唯恐这山居贫户的者妇人若重病不治,一命归阴将有损客栈营生,因此不愿容他们落宿。

    然而却引起尾随而至的人群议论纷纷及责骂,终于在街坊邻居的劝告中,心知人言可畏若不接纳恐怕会招致驾名,因此只好无奈的收纳落宿了。

    事后“魔医”除了为老妇诊疾也安慰壮汉夫妇便俩安心住下照顾老母,另外也如常的为城内百姓诊治疑难杂症。

    客栈店伙及看热闹之人经由壮汉口中得知原本在“枣阳镇”以“阎王帖”之名行医,而现却以“魔医”为号的走方郎中、竟然是个医艺高超曾治愈不少久病难医高明郎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