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之下,但又回味昨夜梦中的一番滋味,不由得玉面飞霞双眼含春,只觉全身酸软乏力,再也无心责怪双猿了。
五人仔细看完字笺后心中大喜,忙梳洗打扮后,行往议室大堂会见众长老、堂主。
待众人落座后,云凤缓缓轻语道:“昨夜谷主已匆匆赶至,并和本后姊妹五人提及‘轩辕教太行分教’,五日之前已被大河两岸武林高手联手击溃,而那‘高丽雪佬’也命丧谷主剑下,如今两地大患已除,已是成功了一半,就待十五之日再攻克‘巫山’,相信此次江湖之祸便可消灭大半了。”
众长老、堂主闻言皆欢欣大笑,兴奋不已的议论纷纷。
云凤笑望众人,摆手止住欢笑声后续道:“谷主恭贺诸位,能势如破竹的攻陷‘秦岭分教’,希望诸位好好歇息两日,养精蓄锐的为‘巫山’一战而奋力!
另外本后昨日调派的情况略有变动,便是‘黄凤后’及‘青凤后’俩人对调,至此别无他事,诸位可各自歇息吧!”
众长老、堂主兴奋的告辞退出大堂,不多时便听洞外谷地欢声如雷,响彻云霄。
“三峡”是长江河流中,气势最雄伟壮丽之处,其间有雄壮惊险的“瞿塘峡”,有披着神秘面纱的“巫峡”,有急流奔湍的“西陵峡”,全长约有七百余里。
“三峡”上流自“奉节”渡口搭船,顺江而下,即进入形似风箱的“瞿塘峡”又名“夔峡”。
“夔峡”之上,万仞摩天,奇险处处,内有“赤甲”、“白监”两山对峙,“赤甲山”草木不生土石皆赤,山如刀削,“白监山”崖高耸峻.色如白盐,有如斧劈,两山对峙望之若门,故而称之“夔门”。
有诗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初入“瞿塘峡”峡口,即是惊险的“滟预堆”,峡中水道巨石林立,水势猛盛,舟人畏惧,其内最有名的乃是“披鬃”巨石,上刻有“对我来”三个大字,真有—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瞿塘峡”之后即是“巫峡”!
“巫峡”!两岸壁立,恍似斧劈刀削,悬崖峻壁连绵不绝,江流湍急,曲折回环,山壁嶂峙疑不可通,然而路转峰回江流依旧,险峻雄伟难以言论。
“巫峡”之上乃“巫山山脉文极,群山凝结高耸云霄,非在子文时难见日月,而峡西江北有“巫山十二峰”,其峰名有“望霞”、“翠屏”、朝云”、“松禅”、“集仙”、“聚鹤”、“起云”、“净云”、“登龙”、“飞凤”、“圣泉”、“上升”等十二峰,如一字长蛇,隐入云雾飘渺中,高耸入天自然壮丽。
峡中多生古松和老柏,间有飞泉瀑布,清莹带翠,常有山猿哀鸣长啸,峡中回荡,其声凄厉,如泣如诉,令人惊骇。
“巫峡”、“西陵峡”之交,有奇峰突起,双峰对峙,一为“高云峰”,一为“神女峰”,山峰之间有“神女庙”祭祀“巫山神女”。(一说神女峰便是朝云峰)
“西陵峡”峡口,“巴东”渡口,尚笼罩于晨雾迷漫之中,天边晨曦虽露,但峡谷底处仍陷于一片暗色之中,若非两盏明亮的“孔明灯”将渡口照得依稀可辨,生手舟子恐将一泄而过,只待下个渡口停泊了。
此时!渡口上流疾迅斜靠而至一艘艘的板船,立时从舟上疾掠而出一条条的身影,舟空急离,后船纷至,不到一个时辰,已渡至三百多名衣分六色,老少不等的男女,其中以青年男子居多。
江南峡东,“巫山”之南端山脉,一处东向大江,三面环山的峡谷平原内,一座占地三里方圆,四边巨木围栅而成的大寨,寨墙上每隔二十丈便有一处楼,皆有两名黑衣大汉在内警戒,寨墙巡曳警卫更是往来频频,可谓工作戒备森严蛇鼠难隐。
寨墙内!屋宇处处,连绵数百间,三座高有五层的阁楼如鹤立鸡群,令人一望而知必是高层首脑所居之处。
正中一栋高楼内,顶层一间布置简单,矮几、锦垫、凉榻、蒲团、以及一面大书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