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云(124)

2025-10-09 评论


    那么,笔者在此想谈谈关乎于魔幻写实。魔幻写实(抑或称之为魔幻现实)是西方世界一个文学流派,于拉丁美洲畅起,而后推广至全世界。于笔者的理解底,那是一种结合魔幻场景、状态(提供夸张、暗阒、荒莽式的背景)与及写实手法(专注人于各种境态底的反应之摸索),融而为一的奇妙小说。就我自己来说,算是十分偏爱的某种领域。而笔者曾为《孤独人》第一部冠以“中国式的魔幻写实”(近来有一名作家辈亦为作品加上同样的注记。只是,究竟他的“中国式魔幻写实”意何所指,不甚了了),本意欲着能将武侠小说禁升为一种文学的流派。而非仅仅是某种类型小说的划分。以还其于想像和具体之间,幽回百绕的风·华·之·翼。

    当然,必得强调的是,中国的武侠小说,和拉丁的魔幻写实,虽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两者却还是有着绝对性的差异。那不可抹消的本质之异,便在于意·境与情·境。魔幻写实,往往是一种生命情·境的抒发。比如,因为存在不可逃脱之孤寂、荒谬、迷幻,于是有了马奎斯的《百年孤寂》。《百》书中,全篇笼罩于一种绝对式的绝望。彷佛人生的体现与及再涉,作者马氏让读者们历经着生命的荒芜以及悲哀──无穷无尽的。那是情·境。非同于意·境。意·境是更深沉更轻盈(至少在笔者认为里)的──或者说是生命姿式罢…一种“悟”的姿态。那并非情·境般的意欲说些什么,而将人性纤毫毕露地描叙出、投影出。

    意·境是什么都没有的,可似乎亦什么都涵括了的;彷佛一场空,任你自去悠游。换句话说,情·境有意义、有标的;而意·境却是存之于无,不过是梦里的余烬,带到现世里,以是瞬生、瞬即殁,终究灰飞烟灭,看似一无所获,实则点滴在心头。

    武侠小说的意·境,就表现在“武”之上。就像笔者过去一再强调的,“武”才是武侠小说的真正精华所在。亦是足可与魔幻写实此一手法堪堪比拟,且或者更胜一筹的重点部份。诸君不见──《覆雨翻云》,浪翻云剑道师法自然,成乎洞庭湖;《笑傲江湖》,令狐冲以败求生,以无胜有;《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因忘招而悟习得太极剑拳;古龙武侠里随处充斥着的精神一击;《四大名捕》系列,无情凭藉智慧,将残身之废变为高手之列,以“明器”称誉;………等等,无非都是意·境的显现。设想,若让忠厚笃实的郭境,去习专讲临场发挥,寻败求胜的[独孤九剑],不啻于将[北侠]抛至空虚,郭氏终究只能是个废物。于是,武侠以武说人,将武艺与人性结合起来,而似若无意,却又大有所指。这种说与不说之间,任人自去体悟的妙处,正是意·境啊!

    所谓情·境,乃以千言万语说尽千言万语──生存之态自在其间。

    至于意·境嘛…则是于无语之间化若千言万语──禅与道的空间。

    那是──华丽生命的流逝。

    那是──恋恋情海的跃舞。

    那是──星霜无尽的寂谧。

    意·境便是这种玄而玄之、奥密难解的东西。笔者于《侠·魔·恋》中亦投诸不少。且甚或明眼人如可看得,当能从[魔]天纵横[魔临天下]的各种招式底,知解某些后现代小说的特质,也算是某种游戏的况味罢…

    总而言之,笔者冀望着或有那么一日,“武侠”能成为一个手法。一个表现文学、体验人生的手法。而不再是被轻贱的、随意的归入类型小说类,豪无应有的重视。当然,这在目前的象牙塔文化里,还有一段相当相当长的路要走的罢…

    89/7/1、3、6

    约略订于87年;似在《铁云(124)》稿竣之后

    再度起写于89,5,15(一);欲与《孤独人》第二部同步进行改章名于89,6,17(六);【四】惊天一战为惊天之乱改章名于89,6,18(日);【十】魔易为邪

    改章名于89,6,28(三);【八】乱醉颠易为怨愁结写毕于89,7,3(一);猫在声音底飞扬着恋恋之意自校于89,7,15(六);订成于同日

    (注)关于息、力、气、劲、功、气府等等,比较详尽的叙述,可参照《天涯前传》之二《行刀天涯》。当然罗…关于这部份,作者本身很怀疑有多少人会真正的感到兴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