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堂”底层的正中大门内,并非是一般的殿堂或客堂,而是有如城门一般,可由正中空洞的宽阔通路穿过“朱雀堂”,再进入一片庭园之中。
庭园中,正前方七十余丈之外,有一片以巨石叠砌而成,高出地面两丈七左右,占地足有八十丈宽阔的石基,石基上方有三幢三厢方位的楼宇。
顺著石板路行至又高叉宽阔的石基前,经由一道宽有两丈的三十六级石阶行至石基上方,只见三厢楼宇面南的一幢,是一幢甚为宽阔宏伟的三层楼宇,楼宇正门上方的横区上刻著「紫微宫”三个金漆大字。
在“紫微宫”左右两方,相距二十丈左右的两幢横向楼宇,左侧面朝西方的双层楼宇是“太微宫”,而右侧面朝东方的双层楼宇则是“天市宫”。
在正中“紫微宫”及左右“太微”、“天市”两宫之间乃是以青石板铺成的宽阔大广场,广场中并无他物,似是可用之校阅兵将或是聚合曰之用。
在三幢宫殿后方的廊道,分别有一条宽有丈余的三十六级石阶,通往石基下方的大庭院,分别经由一条石板路穿过林木及花圃,通往东西北三方。
“太微”及“天市”两宫的后方约有五十丈的远处,各有一幢与“朱雀堂”相同的双层宽长楼宇,正是二十八宿之中东方“青龙堂”及西方“白虎堂”两座殿堂。
而“紫微宫”后方约七十丈的远处,则是北方“玄武殿”。
但是在“紫微宫”与“玄武堂”之间的宽阔林木庭园之中,尚有七幢以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的双层小楼。
此时在“紫微宫”厚重雕花大门的内外两侧,分别站立著八名身材魁梧的四旬壮汉,另有一名年约六旬之上的花发老者,则是偶或步出大门,在两侧廊道中踱步遥望。
铺著青石板的宽敞大殿堂内,除了两侧靠墙的二三十个矮几大椅之外,殿堂正中的四根圆木柱之间,有四十张背对殿门的雕花大椅,分别坐著三十多位穿著打扮不一,皆有六旬之上的银发、花发老者。
坐在前排的两名老者乃是“白虎堂”刘堂主,以及新递补的“玄武堂”堂主,两人身后的三十多名老者,则是两宫四堂的首席星宿。
在四十张雕花大椅前方的两丈之处,是九级宽有尺余的青花石阶,并且在石阶前的两侧各有一张面对殿门的大椅,坐在椅上的两名老者乃是递补“天地双煞”遗缺,新任“太微”“天市”两殿的殿主。
在“太微”“天市”两殿殿主的外侧,在台阶边缘分别站著两名年约六旬,神色凶厉的老者,其中一人正是前往巫山传令,将“文曲星”白逢春请返回宫的“荧星”,正是“紫微宫”四名未轮值的星宿。
九级石阶的上方是一片平台,距石阶有七尺远的平台上,有三张铺著虎皮,面对殿门的金漆雕花大椅。
正中的金漆雕花大椅上坐著一位身穿一件银白锦衫、外罩宽袍、黑亮的长发挽成道髻,并且横插一支紫玉簪,似道非道、似儒非儒,年约四旬出头的俊秀文士,只见他平滑无须的颜面上甚为阴森冶漠,可是在大椅扶手上的一双手却是柔白细嫩如女子,而且微透粉色,似乎因为习有某种特异神功所使然。
分别坐在俊秀文士左右两侧雕花大椅上,年有八旬之上的耋耄老者,左侧一人正是面貌削瘦清惧,身穿淡青儒衫,手执一柄老君扇的“文曲星”白逢春。
而右侧一人则是身材削瘦、身著儒袍、手执折扇,三咎白髯垂胸,神色阴森凛人的“武曲星”廖青萍。
可是由左辅、右弼辅佐双星所坐的位置看来,莫非正中那位年约四旬出头,貌如女子的俊秀文士便是“九幽宫”的道主“幽冥真君”不成?
在三张金漆雕花大椅的后方,尚有两片由顶端垂至地面的薄纱桃花帐,将平台分隔为内外两处,但是毫下隐蔽的薄纱桃花帐可望穿内里,只见内里靠近底端的楼墙之处,也有一排七张银漆雕凤大椅。
七张银漆雕凤大椅上仅坐著三位凤冠霞帔、瑶环瑜珥,穿著打扮甚为华丽富贵,面覆薄纱,看不见面貌的贵妇,而三位贵妇的椅后各站立著两名年约花信,神态艳媚且浮现荡意的使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