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棚之内,走出一名红衣道童,朝通天教主躬身一礼,随即取出一副鹿皮手套戴上,俯身将那金匣拾起。
这鹿皮手套乃是施放毒沙所用,青莲临时由同门手中借来,是否抵得注金匣上的毒力,他也没有把握,那金匣才只拿到手上,背上业已冒出一阵冷汗,提心吊胆,恐惧不已。
细加审视,那金匣浑然一体,宛若一块金砖,毫无缝隙,轻轻一摇,觉得内中藏的确是一册书籍,怎奈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出机关所在,无法将金匣启开。
此时全谷的人目光都集中在青莲手上,青莲拿着金匣颠来倒去,始终找不到奥妙所在,心头一急,额上也冒出汗来,旁观众人,也跟着着起急来。
忽听凉棚之内有人叫道:“你在那《剑经》两个字上,用手指捺上一惊。”
青莲闻言,顿时伸出食指,在匣上那《剑经》二字上面使劲捺去,但那金匣依然原状,丝毫不起异样。
忽听通大教主道:“将金匣斩断,小心在意,千万不可损毁匣中之物。”
青莲闻言,忙将金匣放置地上,拔出了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剑。
这短剑寒芒闪动,耀眼生辉,一望之下;即知是一柄吹毛立断、截金切玉的宝刃,只见青莲短剑一挥,直向金匣斩去,“嗤”的一声,寒光一闪,剑尖在金匣之上一划而过,但那金匣完好如初。半丝痕印未留。
两旁凉棚之下,响起一阵惊嗜之声。
这子午谷内高手如云,青莲这一剑斩下,劲力准头,无不拿捏得恰到好处,众人一望而知,那金匣完好如初,定是质地有异,但想任何坚硬的金属,也不会强过青莲手中的短剑,此中的玄妙,实令人猜测不透。
青莲脸上胀得通红,这时强摄心神,摒息站立片刻,再度朝那金匣劈去。
他乃是通天教主最为得意的弟子,剑法造诣与内功修为皆不等闲,这一剑劈了下去,纵是百炼精钢,也得应手而断。
诅料,寒芒过处,那金匣依然原状,毫发无损。
白啸天心头怦怦跳动,暗道:单瞧这金匣外壳,就是一件武林至宝,匣中所藏,一定是极为珍贵之物。
任玄与白啸天的想法完全一样,两人都是心跳耳热,激动不己,同样都是暗暗转念,决定无论怎样,先将金匣据为己有,不使落入旁人手内。
忽听通天教主喝道:“取我的幡龙宝剑来!”
青莲闻言,急忙奔回凉棚,捧来一柄形式古朴的龟甲长剑,那剑柄之上皤着一条苍龙,栩栩欲活,望之如生,极为醒目。
通天教主左手持定剑鞘,右手轻握剑柄,只听“呛哪”一声龙吟,一柄青光流动、涟满潮做的宝剑,展露在众人眼前。
向东来高声赞道:“好剑!”
此剑一出,立在丈外的人,也感到寒气侵肌。江湖道上,久已传说通天教王有一柄皤龙宝剑,但教外之人仅只耳闻,尚无一人见过,此时见了,都不免暗暗羡慕,那赞赏之意,更是流露无疑。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道:“此剑无法克制之物,干将莫邪也就无奈何了。”缓步上前,剑尖一垂,抵住金匣之上,潜运真力,刺了下无。
向东来笑道:“教主小心,匣内藏的确确实实是《剑经》,若有毁损,那是无可弥补的缺憾了。”
通天教主声色不动,功凝剑尖,徐徐朝下刺去,岂料那金匣不知是何质地,坚逾精钢,竟然连这绝世宝刃也无法损伤分毫。
这是异乎寻常之书。所有的人,无不暗暗惊凛,无形之中,对那金匣更向往,那《剑经》的身价,也突然涨高了十倍不止。
通天教主是何等人物,略略一试,已知自己的幡龙宝剑无法斩汗金匣,多费气力,徒自惹人笑话,弄得不好,反要毁损自己心爱的兵刀,当下还剑入鞘,朝着向东来大拇指一竖,笑道:“向兄。贫道佩服之至。”
向东来摇首道:“先贤的遗物,非老朽所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