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老人接口道:“九曲宫宝藏太丰富,这使得身临其境之入,谁也不忍骤去,谁都梦想成为偌大宝藏的主人。因此那三十八名弟子,老早便开始了明争暗斗,只等师父一死,就要来一场宫内的夺宝之战。”
司马长青道:“那批人是各自为战,还是勾党结派?”
濮阳老人道:“当然要勾党结派,甚至还要勾结外援,可是因为那三十八人都是聪明才智之士,越是聪明人越发自私,越发难以与人合作。他们分为四五派,但是都抱着相互利用的心理,谁也不信服谁,谁也不听旁人的命令。如此复杂的情势,再加上宫外的人推波助澜,那就谁也无法处置了。”
慈云大师寿眉紧蹙,道:“到此时为止,官中到底有些什么宝藏呢?”
濮阳老人道:“晦!要什么有什么:好武的人,富中有的是武学秘籍;贪财的人,宫中多的是金银珠宝;你若企求长寿,宫中有延年益寿的灵丹;你若希望驻颜,宫中有驻颜不老的妙药,琴棋书画,宫中有古玩;佛经道藏,宫中有珍本,当初三藏法师千辛万苦,由佛国取回的一批经籍,也被一个江洋大盗送入宫内,作了托庇门下的蛰礼;学仙学佛之人,也要到九曲宫夺室哩!”
慈云大师膛目道:“阿弥陀佛!还有这等事?”
华天虹惑然道:“老人家,宫中既有延年益寿的灵药,九曲神君何以会死去?”
没阳老人道:“是啊!九曲神君之死,是一件颇费猜详之事。由于九曲神君一死,九曲山立时崩塌,山洪倒灌,九曲宫陆沉,宫中的人没有一个逃出。九曲神君之死,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不解的哑谜,但宫中藏有延年益寿的灵药,那是任何人所不敢怀疑的。”
李老人轻轻叹息一声,道:“我们兄弟四人,就是在第二次大掘宝时,侥幸得了一枚朱果,兄弟四人分而食之,才能寿登期颐,一起活到今日。”
华天虹讶然道:“第二次大掘宝?”
李老人道:“一点不错,第二次大掘宝。依老朽四兄弟看来。眼前是第三次大掘宝的时候了。”
华天虹、司马长青、慈云大师,三人面面相觑,全部作声不得。
只听濮阳老人缓缓说道:“九曲宫突然陆沉,人们自然纷纷猜测其中的原因。一般的结论,认为宫中出了人伦惨变,想是几曲神君师徒之间,出了无可挽回的变故,只是宫中的情形过于复杂,准也无法寻出确切的定论。不过,人们关心的仅是宫中的宝藏,对其余的事,也无心情仔细地推究。”
司马长青忍了一忍,终于说道:“掘多乃是必然有的事,但不知第一次掘宝,其情况怎样?”
濮阳老人道:“丸曲宫陆沉之后的三十年内,九曲山中,没有一日断过掘宝之入。但第一次大掘宝,则是九曲宫陆沉后的第二年,自三月开始,直到九月,历时半年,参与其书音,约有一千多人。”
华天虹皱眉道:“动员了偌大的人力,想必有所结果。”
濮阳老人道:“九曲神君兴建宫室之初,独力与武林周旋,当时他考虑到,自己或有失败之日,对于他毛;半生的聚积,他是宁可与自己偕亡,也不愿再回别人手内。因之九曲宫内除了机关遍布、消息重重之外,也预先设计长埋地底的布置,那机关发动之后,宫室下陷,山岭崩塌,山洪改道,九曲宫非但埋藏在地底,上面还覆盖着一条水势甚急的川流。掘宝之人由川流两岸迂回挖掘,其中细节,三日三夜也说不完。总之,历时半年,尚无人掘得宝物。九月中旬的一个深夜,忽然有人触动了地脉,突然之间,左面一排峻岭自行崩裂,房屋一般大的山石,铺天盖地而下,掘宝之人,一下被活埋了八百余人,山川又改了面目。幸逃大难的三百多人,有的受了伤残,有的心灰意冷,于是纷纷败兴而退,只有极少数人依旧留在当地挖掘。第一次大掘宝,就以这惨剧终结。”
华天虹道:“第二次呢?”
濮阳老人双目一睁,道:“第二次大掘宝是在十七年之后,这一次可就大不相同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