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儿的嘴早又噘起来了,心说:“说了半天,你这不是仍然等于不说么!”
玉麟已侧身道:“姑娘已是神仙中人,令师自然更是仙佛一流,我兄妹无缘请得令师名姓,姑娘芳名,不知能否见告。”
女郎“噗哧”一声笑道:“瞧你,老是这么仙呀佛的,世上哪来这么多神仙,别急啊!我说师父不准我们在外提到了她的姓名,可不曾说在自己家里也不准呀,令师祖当世奇人,家师也钦佩得紧,两位令师石女侠和枯竹老人,亦是当今高人,说起来和师门都有渊源,不然,我也不敢请两位前来了,这半日一夜,你们通不曾饮食,怕不早已饿了,我们边吃边谈吧!山居没好款待的,你们将就吃些儿垫垫饿吧!”
两人回头,果见小翠又捧着个玉盘出来,盘中有三五只玉碗,玉麟忙上前接过,只见碗中不过是些蔬菜素肴,却十分精致。
两人确实饿了,那女郎再让之后,凤儿玉麟也就不再客气。别看那碗中仅是素肴蔬菜,味美不下珍馐,凤儿不住连声称赞。
两人吃喝间,那女郎已将出身来历,告诉了两人。
原来此间是大别山深处,人迹罕至之地,女郎之师法号忍大师,原是在苗疆深山之中苦修,数十年前,因于山间猿猴群中,发现了一个女孩,与猿猴为伍嬉戏,忍大师好生惊异,知这女孩必有来历,因其生长猿猴群中,其矫捷亦不下于猿猴,暗自点头道:“善哉!善哉!我不曾见,还在罢了,既已遇见,岂可容她长与猴为伍,且此女纵无天生异禀,亦已是练武最佳资质。”
忍大师心念一动,竟为未来江湖,造成了一场浩劫,原来此女即是红鸠婆,当时忍大师即将她带回居处,授与武功,哪知红鸠婆年岁日长,恶性渐露,忍大师好生后悔,幸好自身武功并未倾囊相授,立即停止了传授,虽是如此,那红鸠婆后来在江湖之上,已出人头地了。
忍大师作了这件错事,心中虽悔,但却未追回她所得的一身武功,不然,只要将红鸠婆残废了,她那所得的一身武功,就无法施展了,除了忍大师到底师徒一场,心下不忍之外,原来尚有一个原因:
那忍大师本身即是一个残废之人,上半身与常人无异,下半身却有如婴儿,且两腿盘屈,不能伸直,她这两腿之所以如此,原是有一段惨痛往事,后文另有交待,此处暂且不提。
忍大师即因身受残废之苦,故未收回红鸠婆武功,只把她唤至面前,谆谆告诫了一番,晓以善恶,命她离开师门后,好自为之,须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那红鸠婆在离开师门之后,十数年间确实并未为恶,只因交了一班江湖败类,到底恶根难尽,终于兴风作浪。
忍大师因两腿残废,行走不得,故苦研移位换形轻功,练得出神入化,施展之时,连手也无须按地,只凭气功,即能平地飞行,倒比有腿人的轻功快了,那女郎是她最末的一个弟子,因此传得忍大师这移位换形轻功,而红鸠婆却是不能。
在武功上,忍大师亦因其残废之故,不能与常人般对敌过招,是故练成了“捕风捉影”的上乘功夫,那是从八卦游身循环掌,沾衣十八跌,大擒拿手中脱化而来,端的奇妙莫测,只看那小丫环小翠,将这捕风捉影施展开来,已有那般威力,就可想而知了。
忍大师自遣走了红鸠婆后,自悔做错了事,也就不愿留在苗疆,即日离开,后来到了大别山中,先是发现了这座玉崖,那金银宝玉,在忍大师眼中,皆是无用之物,但念及贫苦之人,却可以它来换得衣食,即发下宏愿,将这座玉崖开采出来,拯济黎民。
后来灵机一动,心说:“我迄今仍无居处,何不趁采玉之便,开出一座洞府来?”
经过了十数年的经营,方始有了现今这座洞府。至于五彩明珠,却是忍大师在此间,先后又收了两个徒弟,姑娘们哪有不爱美的,从那深山大泽之中,寻来了彩珠,将这洞府,布置得美仑美奂。
凤儿和玉麟听她告知其师忍大师的来历,和收红鸠婆为徒的经过,那凤儿听得入了神,大概比听故事还要听得津津有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