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英(81)

2025-10-09 评论


    左掌一扫,三人身躯,竟随掌风仆地,三颗人头滚出老远,原来刚才一招“闪电快剑”早已割断三人颈子,立刻魂游地府!

    宋岳替青城除了潜伏奸细,急奔下山,取回宝驹,立刻转道峨眉。

    这样过武胜,渡嘉陵江,经资阳,行约半月,已到峨眉县,峨眉金顶已遥遥在望。

    宋岳一路上把青城掌门镜清道长之言,反复思量,觉得暗访有利得多,目前主要是能够知道峨眉派“玉虚三十六剑”剑谱上的那个字!尤其他说峨眉已甘心背叛侠道,明告必定又是一场麻烦。

    心念决定,他先行下店安歇,此时已近薄暮,宋岳用了晚膳,立刻闭门不出,盘坐床上运功调息,直近初更,他才推窗掠身而起,人如一缕轻烟,向峨眉山急驰!

    晴空无云,黑夜无月,峨眉山丛中,万盏佛灯,升沉明灭不定,充满了庄严神秘的迹象。

    但宋岳想起这秀甲天下的佛教圣地,今已蒙污,心中一阵感叹!

    随着思绪,他人已如一缕淡烟,袅袅升上“峨眉派”根本重地“金顶”。

    金顶上峨眉派的“玉虚洞天”佛庙巍然耸立,红墙绿瓦,雕檐飞角,一派堂皇气象!

    宋岳一到地头,不敢大意,潜伏隐暗之处,先行打量!

    目光一扫,庙内灯火零落,不闻人声,越是这样,宋岳愈不敢大意,一面扫视,一面暗忖道:“既欲暗窥,眼前之计,必须要先知道掌门人居于庙内何处,‘剑谱’放在何处,方能着手。”

    心中微一转念,不禁有了主意,伸手拾了几块山石,手指一弹,就向十丈远处庙墙打去。

    “叭哒”一声,响起清脆的声音后,果然引起了反应,墙中陡然激射出两道黑影,落在离宋岳八丈之处,停身现出两个秃顶和尚,双双手横禅杖,轻噫一声,目光四处乱扫。

    显然,他们为没有看到人而惊异。

    其中一个和尚道:“师兄,你说刚才是什么声音?”

    另一个和尚沉思地摇摇头,仿佛表示不知道。

    首先发话的和尚又道:“师兄,你看是否有人潜入?”

    被称做师兄的和尚缓缓点头,复又摇摇头,仿佛表示可能,但也不敢肯定。

    宋岳屏息注意听其下文,果然,讲话的和尚又讲话了:“师兄,最近本寺严密戒备,为的是恐四异后人宋岳闯山,每天警戒着……会不会是他?”

    宋岳一听那话儿来了,静听下文!

    只见那和尚师兄仍摇摇头,但目光依旧向四周游巡。

    原先问话的和尚又道:“我真担心,掌门师尊明明知道那人此来为的是借观剑谱,何以竟把本门秘谱高奉在‘藏经阁’正堂,不派人看守?”

    现在那个不讲话的师兄开口了:“师弟,不知道的事,不要胡猜,掌门师尊,既然知道而如此做,必有用意,我们还是巡视要紧。”

    语声一落,袍袖一挥,身形已起,另一个和尚紧随着,两条身影,瞬眼隐人墙中。

    宋岳听得心中又喜又疑,峨眉剑谱已有着落,自己只要摸准地方,岂不一看就可功成而退,避免惹出一场并非必要的剧斗。

    但镜清道长既称峨眉已甘心为红灯教做爪牙,照刚才的话看来,也确实如此,不知峨眉掌门为什么明知故犯,不把秘籍藏起,反而高奉藏经楼正堂?

    宋岳脑中光旋电转,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峨眉掌门自身也是受挟被逼,门下一定也有不肖分子潜伏,为了某些顾忌,才明作戒备,暗中却有意放纵自己任意观看。

    这,确是最完善的推想,没有别的再好的解释,宋岳推测至此,心中暗存感激,决心避过庙中暗卡耳目,径找藏经楼,看后即退。

    心念即罢,身形已轻若狸猫,翻上墙顶,向内察看。

    庙内静寂无声,在这漆黑的长夜,令人感到一种无形的窒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