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如沸水翻滚,但表面上瞬间恢复了平静。两年来,他内功又有增进,对自身情绪已能控制自如,所以没被别人看出来。只有罗斌认识这三个太岁,他起初也是怒不可遏,但万古雷的平静使他很快冷静下来。他心中不好受,知道万古雷也不好受,只是闷在心里而已。
随后敬酒喝酒,他们都像木头人似的应酬着,不知酒菜是何味。只有方天岳与三太岁频频相互敬酒,似乎十分投契。
好不容易用完了这餐饭,燕王亲自把他们送出室外,然后回后宫。他们则各自到前宫牵上坐骑,往北平城外走去。
万古雷和耿牛、罗斌走在后,方夭岳和石宏、黄浩东则跟信使五人在一起,方天岳时时和皇甫玉并留而行,许亮、曾玉鳞不时也和他俩并肩,有时则跟在后面,把石宏、黄浩东隔在后面。而信使中的两个老者,根本不理睬他俩。
万古雷对方天岳的行为大不以为然,但他不能对方天岳说三道四,只看在眼里。
罗斌悄悄问他:“大哥,难道罢了?”
他道:“顾全大局,贤弟你就忍忍吧!”
在德州知府的仪事室里,李景隆当着众将的面,接见了方天岳和万古雷。
李景隆坐在大堂虎皮椅上,堂下分两列坐满了文武官员,身后则排列着一行武士,实在是威风得很,排场比燕王还大。
万古雷、方天岳被引到堂前见礼。
万古雷随即从怀中掏出书信,慢慢打开绸绢,露出书信外皮的封漆印,好让并肩而立的方天岳查验清楚。方天岳迅速看清确是燕王亲笔书信,微一点头,表示认可,万古雷这才双手呈递上去。口中道:“殿下书信。送呈都督大人亲览。”
有侍卫接过书信,转呈李景隆。
李景隆当众拆开阅信,堂下文武顿时有些紧张,不知燕王可愿议和。
俄顷,李景隆把信看完,叹口气道:“燕王殿下不听本都督忠言,却是奈何?”
一顿,对从人道:“有请特使!”
众人走后,李景隆不言不语,堂下寂无人声,只听见粗重的鼻息。从李景隆那句话判断,自然知道燕王不愿休战,因此人人心中沉重。有的欲宣泄心中之愤懑,又因特使未到,所以压抑着满腔怒火,直喘粗气。
片刻后特使来到,把个万古雷、方天岳惊得目瞪口呆,这特使竟是公冶勋!
公冶勋也一眼见到了两人,但只在刹那间闪现出一丝惊诧,旋即恢复平静。
在李景隆左侧,早有卫士放的椅子。
李景隆道:“这两位是燕王殿下特使,专程从燕北府送来复信,请特使过目!”
公冶勋接过李景隆递来的书信,仔细地阅了一遍,愤然道:“燕王强辞夺理,连北平府改燕北也成了皇上违背祖训的罪状,这真是岂有此理!燕王篡位野心毕露矣。”一顿又道:
“下官明日返回京师,奏闻圣上。望李都督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于开春后征剿燕逆,以立不世之功!”
李景隆道:“请特使奏明圣上,只等冰雪一化,下官定与燕军决一死战,直取北平!”
公冶勋当即起立,对万古雷一笑:“万特使,别来无恙,少时与君一叙!”
万古雷连忙答礼:“谨遵台命!”
方天岳故意把脸侧向一边,使公冶勋无法招呼他,公冶勋果然只叫万古雷,不禁心中窃喜。等公冶勋走了,他才把头转回来。
此时李景隆道:“送二位特使回驿馆,好生款待,不得怠慢。”
所谓“驿馆”只是知府院内临时布置的歇宿地,从燕地来的将领,岂能随意在外游逛,探查军情。所以卫士直把他们送往后院。
万古雷回到房内,耿牛、罗斌正在烤火等他,万古雷把刚才的情形说了。
罗斌大喜道:“真巧,总会遇到公子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