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落秋霜(222)

2025-10-09 评论


    公冶勋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为何陛下招回徐大将军,致使何将军孤军作战?”

    皇上道:“闻听燕军不日北撤,京中不可无大将,放将卿等招回。”

    公冶勋十分惊诧:“陛下。燕军非但未北撤,反而继续南下,不知何人谎报军情……”

    皇上手一抬,道:“并无人谎报军情,爱卿不必多疑……”

    一顿,续道:”爱卿可知徐大将军是燕王妃徐氏的兄长吗?”

    “微臣知晓,但徐将军忠于皇上……”

    “这个朕自然知道,但握重兵在外,若是有了异心,后果不堪,不得不谨慎……”

    公冶勋一听,心凉了半截。无话可说。

    皇上轻叹一声道:“燕军自举事起,节节胜利,许多文臣武将叛离朝廷,朕不得不……”

    一顿,续道:“爱卿亲自上了沙场,所闻所见是实,朕听后心中十分欣慰,但愿如爱卿所言,战局扭转,灭燕除害!”

    此时,太监史靖禀报,几位大臣求见,皇上便匆匆走了。

    公冶勋依然留在亭中,心里不是滋味,想了想,回家探望双亲,以免挂念。

    苏杰、黄铮跟他回到府中,早有下人报与老爷夫人,大公子回来了,公冶娇与翠喜,抢着出门来迎接,彼此见面,十分亲切。

    苏杰、黄铮不便参予公冶一家人相聚,按老习惯自去书剑居等候。

    在福寿居的客室里,大家问了前线情形,公冶勋说了个大概。

    说到与万古雷相遇时,夫人和娇娇都叫了起来,要他说详尽些。

    公冶勋道:“我只说赶快走开,战场不是叙旧的地方,嘱他保重,他也这么说了一句,我们就各奔一方,就是这些,再没别的。”

    “你再想想呀,莫漏了什么!”娇娇说。

    公冶勋道:“你去北平时也随军冲杀,当知对阵情形,哪有功夫叙旧,你再问无益。”

    公冶子明道:“以我儿所见,朝廷大军尚有可为,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为父心安多了。”

    公冶勋道:“如果皇上不撤回徐辉祖大军,只要与范将军协力,可破燕军,但皇上不放心徐大人,坐失良机……”

    娇娇道:“燕军屡战屡胜,燕王身先士卒,冒矢石之险,与将士共存亡,是以燕军士气一直不衰,哥哥你只怕猜测错了。”

    公冶勋道:“燕军连战数月,人马疲乏,加之露雨天气,北人不服南方水土,得病的多,大大影响了士气,这并非大哥妄加猜测,与燕军对阵时,大哥亲见燕军战力不盛。但说这些已经无益。时机已失,时不再来。我想说另外的事,齐眉山之战后,我方俘获了一些受伤燕军。

    我将他们—一审问。我问的事很多,比如燕王如何对待部下,燕王给了你们什么好处,你们宁肯背叛朝廷效忠燕逆。还问了燕军中的生活情形等等。有一半,我听了很受感动,燕王抓到我方几位将军,这些蒙古人原都是他的部下,但忠于朝廷,与他大战。捉到这些人后,你们猜他如何处置?”

    公冶娇道:“听你口气就猜得出,燕王不杀他们,把他们放了以示宽大。”

    公冶勋道:“不,他让他们做了贴身侍卫,这使其余部下大惑不解,纷纷反对,要是这些人在战场上行刺,那可是防不胜防!”

    公冶子明叹道:“燕王大才,从这事就可见一斑、用人不疑,疑人就不用!”

    公冶勋道:“正是如此!反观皇上,疑人而用,自是不放心,所以……唉……”

    娇娇道:“大哥,你说战局还可扭转吗?”

    公冶勋道:“燕军虽取胜,但天下兵马还多,朝廷并未输了全盘,应该可以扭转局面。

    娇娇叹道:“那么要打到何年何月才会有个了结?但愿早些还百姓一个安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