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落秋霜(239)

2025-10-09 评论


    娇娇道:“女儿说着玩的,这官不做也罢!好,明早我去约了柳大哥、柳姐姐来,如果能把大哥叫回来就好了!”

    夫人叹道:“娘知你大哥钟情于柳姑娘,但你大哥身为都指挥使,又怎能与她结亲呢?

    婚事又不能悄悄办,也无法瞒人耳目。唉,只怪他们命不好,上天不撮合……”

    娇娇道:“娘,燕王进了京,皇上就不再是皇上了,大哥这都指挥使不是就做不成了吗?

    和爹爹一样,大哥也不会投降燕王,到那时不也成了‘叛逆’了吗?

    两个‘叛逆’结亲,不正好‘门当户对’?”

    公冶子明和夫人一愣,娇娇这话也说得有理,到时乾坤倒转,荣辱不也倒转了吗?

    如今燕王是叛逆,他要入京坐上了龙椅,不臣服的建文旧臣不就成了“叛逆”了吗?

    夫人不禁长叹一声,苦笑道:“你说得有理,世事难料,造化捉弄人,奈何?”

    公冶子明叹道:“这事以后再说,谁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变化呢?先请来一见吧!”

    翌日晨,娇娇高高兴兴到了六顺巷,哪知柳锦霞等人已走,宫知非说留不住他们,他们兄妹一同前往大洪山于家寨——

    万古雷率天豹卫、顺义卫随大军攻占灵壁,大破朝廷军,活捉了一大批文武官员,其中就有平安和陈副总兵。陈副总兵当年在李景隆北征时任先锋,沙天龙、杨正英等正是他的部下。但万古雷未听说俘虏的将士中有沙、杨等人。

    燕王把平安押回北平。平安是太祖皇帝养子,燕王与他相熟,是以未杀。几个文官和那些士卒统统遣散放还。其中有的文官觉得羞于去见皇上,自杀尽忠,有的则抛去冠带,从此隐姓埋名逃往他乡。这一战,击溃了朝廷精锐,燕军士气大盛,燕王下令乘胜进去。

    五月初到达泅州,守将开城迎燕王。接着渡河作战,击败盛庸,燕军顺利过了淮河。

    诸将中有的主张攻取凤阳,有的主张攻去淮安。但淮安和凤阳不易攻取,燕王命大军直驱扬州,这样可以尽快到达京师。扬州守将内乱,开城投降。建文帝采纳方孝孺之计,派燕王的堂姐庆成公主去割地求和,以延缓时日等待援兵。

    燕王一口拒绝割地求和之议,六月初击败盛庸后,准备渡江攻击南京。

    奉皇上之命率长江水师援救盛将军的陈都督,却率师投降了燕王,是以燕王顺利渡江。

    长江既渡,燕王却不攻京师,转而袭镇江,以免受两地守军夹击。镇江守将见大势已去,率部投降。六月上旬,燕军西进,直扑南京。

    万古雷突然接到将令,率天豹卫、顺义卫留驻镇江,作后备之师。

    万古雷目瞪口呆,若是不能进京师,公冶娇一家又如何能找到他?当即去问朱能,朱能说这是燕王殿下的命令,他估计随后就会命天豹卫、顺义卫进京,叫他不必担心。

    没奈何,他只得呆在镇江府。

    燕王大军抵达龙潭,消息震动京师朝野,上下不安。公冶勋忧心忡忡回到家。

    公冶子明一见儿子,忙问道:“如何,皇上有了什么重大决策吗?”公冶勋摇头,道:

    “派诸王议和……”

    公冶娇匆匆进来,没听清,问道:“什么议和,哥,你再说一遍。”

    公冶勋道:“仍是方孝孺的主意,派李景隆还有兵部尚书大人等去龙潭割地求和,先稳住燕王,等侍援兵。李景隆等去是去了,自然是无功而还。燕王索要黄子澄、齐泰,皇上命李景隆去回复燕王,说该大臣人等已被驱逐,待捉到后交燕王处置。李景隆等不敢再去,皇上命在京藩王陪同前往,今日走了。”娇娇道:“燕王会答应吗?”

    公冶勋道:“兵临城下议和,世上只怕没有这样的傻瓜,燕王本就野心勃勃,他要是愿意议和,也下会打到京师门口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