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雷道:“小侄与公冶小姐约好,若进京师,便救他们一家出城。公冶大人不愿背弃旧主,也不愿再为官,只想隐姓埋名去过隐士生活。哪知小侄竟被留在镇江,昨日又遭人行刺受伤,以内力治愈伤后,赶到京师,哪知晚来了一步,人去楼空,只有方天岳的人……”
“贤侄遭行刺受伤?何人所为!”
万古雷把经过情形讲了,指出是皇甫楠所为。娇娇上次来北平,就为的是告诉他这事。
道衍法师遭:“方天岳竟这般阴险,他说昨夜公冶子明逃走有可能是贤侄在暗中策划,为了查看计谋是否成功,亲自到公冶家视查。还有,贤侄被留在镇江,也是他讲的谗言。他说贤侄与公冶勋交好,最好不要去攻京城。这是朱能告诉老衲的。唉,想不到此人竟是个居心叵测、笑里藏刀的伪君子!”
万古雷道:“师叔明白就成了,今夜别过,不知何年相见,几年来师叔多方关照小侄,小侄当铭记永生……”道衍法师道:“你我有缘,但人生聚散无常,别说什么感恩的话,来日方长,仍可见面。”
“师叔运筹帷幄,功高盖世,当还俗辅助明君,干一番大事业……”
“错了,老衲一不还俗,二不受官,老衲只是顺天道而行,岂是贪功讨赏之辈?人间富贵,转眼成空,又何必沉溺其中?”
“师叔高人也,古今未见……”
“不可如此说,这叫人各有志。好,不说老衲的事,与你一起的弟兄,作何安置,老衲可以效劳,惟师侄只等以后再向殿下……”
“师叔千万不要再为愚侄求官,这就还愚侄本来面目。至于与我一起的几位兄弟,郭公子愿在军旅,想在行省做个都指挥使足矣,曹大哥本就是锦衣卫千户,让他也在行省做部指挥使吧,他和郭兄现任都指挥同知,战功比方天岳大,官职却比他低,不公平。耿牛不是做官的料,与愚侄同行。那罗斌贤弟,愿与愚侄同报父仇。还有天豹卫查俊、褚红、李杰、扬大刀应授指挥使,张超、张鼎授千户。
最早六百名弟兄剩下来的三十三个弟兄,应授百户、千户之职。“道衍法师道:“燕王殿下念旧,他曾对老衲说过,除了奖励有功将士,就连当初协助守北平城和其他城的妇女男丁都要奖赏,所以贤侄放心,老衲当与朱能说,由他办理。”
万古雷道:“如此,小侄就可安心离开了。”道衍法师道:“贤侄如今去哪里?”万古雷道:“先回北平府,安顿好家之后,小侄一要寻访公冶一家,二要寻访仇人。”
道衍法师道:“贤侄离职而去,燕王少了个人才,但江湖上却多了个义侠。
为民造福,殊途同归,望好自为之!”
万古雷道:“谨遵法旨。”一顿,又道:“适才所言对兄弟们的安置,回镇江后再与他们商议,若有变动,请郭兄转禀法师。”“好说好说,老衲尽力为之。”
“记得恩师觉禅大师临别嘱咐愚侄,上山之路就是下山之路,如今愚侄功成身退,正好应了师傅之言……”
“贤侄今后再欲‘上山’,只要来京师找老衲就是。须知今后朝廷仍有用兵之时,贤侄可再度报效国家,望贤侄莫忘了老衲的话。”
“愚侄已经‘下山’,今后来不会再‘上山’,请师叔原谅,愚侄就做个游侠造福于民吧!”
“一切皆天意,不可勉强。老呐今后仍住寺中,也算是功成身退吧!贤侄今后常来探望老衲,切勿过门而不入……”
“愚侄定会来探望师叔。夜已深,愚侄这就告退了,来日再相见!”道衍法师送他们寺门口,互道珍重而别。
第二天一早,万古雷回到镇江府。他立即把郭、曹、罗、耿请来,说了见道衍法师的情形,只不提建文帝出走的事。
众人听了大怒,大骂方天岳人面兽心。
万古雷道:“法师欲替我申辩,但我去意已决,请法师不必再说,至于兄弟们的出路,我请法师为各位请功,任都指挥使……”耿牛道:“师兄,俺不做官,跟你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