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子一听,咧嘴一笑,翻身落下马来。
就听伙计高声大叫道:“有客住店,拴马搬东西啦!”那声音嘹亮,有如唱野台戏的大花脸。
丝缰交给那店伙计,玉柱子一手握着龙泉宝剑,一手拉着猴子,转身往店中走去。
迎面,从店里应着声,奔出两名小二。
就见这二人还真够利落的,快手快脚,把马鞍解下,连同玉柱子的小行李,往肩上一扛,三步两脚的,就跟在玉柱子身后而去,另一个店小二,哈腰用力拉着丝缰,直往镇头而去。
跟着店伙计,玉柱子走人后院厢房,就在最里边的一间住下。
只见这个房间,明窗净椅,床铺清爽,棉被干净,椅子两把,分放在一张方桌两面,桌面上还放了一盒腊梅盆景,算是点缀一些高雅气氛。
看到盆景,玉柱子回忆到小时候王府中的生活,因为王府中就有很多这种盆栽。
有了亲切感,玉柱子脸色微现笑意。
这情形看在店伙计眼里,就知道客官满意。
其实做客店伙计的,每日迎进送出,什么样的脸色不清楚?又什么样的客人没见过?像玉柱子这种模样,一举手一投足,店伙计就知道他是个新出道的。
雪白的茶杯翻个身,提起镶花的景德镇瓷壶,满满的为玉柱子斟了一杯茶,双手捧到玉柱子面前,说:“客官,你先喝口茶,清清喉咙,要吃什么,慢慢再说。”
玉柱子一笑,顺手接过茶杯,正要往口里送,突然,他脸色一沉,把茶杯又交给店伙计。
店伙计一愣,急忙笑问:“可是茶太凉,还是不合口味?没关系我这就叫人去沏壶上好铁观音送来,让客官你先去去火。”
玉柱子手一拦,木然的表情,透着微愠,说:“你出去吧,吃什么我会到前厅去。”
店伙计一愣,看这个年纪轻轻的大黑个子,脾气倒是满古怪的,可能招惹了他的忌讳,在没有弄清楚之前,最好一切顺着他点。
心念及此,店伙计立刻连声说:“是,是,我叫人送洗脸水来。”
其实,店伙计还真是撞到玉柱子的忌讳,要知玉柱子在七丈峰前小镇上,就是一个小二送了他一杯茶水,几乎要了他的小命,如今这种情形出现,虽说这次决不会出事,但玉柱子心存忌讳,自然有了不快。
且说玉柱子在房中,收拾洗刷已毕,准备到前厅吃饭,于是,他顺手提起马鞍,伸手在鞍带中一摸,立刻拉出一个小布包来。
重重的,玉柱子用手掂着。
解开来,玉柱子不由大吃一惊。
原来袋中这个小布包里,全是黄澄澄的小金元宝,每个虽不过拇指大小,但数一数竞有五十个。
收起这些金元宝,玉柱子这才又急急重往马鞍袋中摸,也算他摸对了头,里面被他摸出一面小小黄旗。
迫不及待的就着灯光,打开卷着的那面小黄缎旗,只见上面精致的绣着两把交互的钢刀。
抖然间,玉柱子想到在“金指太岁”丁大光的大船上,那个高入云霄的主桅上,不就是悬挂了一面像这样的黄旗吗?只是这面黄旗小巧而已。
第一次,玉柱子觉得,这长江水帮帮主“金指太岁”丁大光,这面旗子,一定就是长江水帮的信物,这往后只要是在这长江两岸,自己遇事可能就会_方便不少。
一念及此,玉柱子立刻把那面小黄旗卷起来,塞入怀里,抓起龙泉宝剑,迈步就往前面客堂走去。
怀里有了金元宝,更有了长江水帮信物,玉柱子已有着雄视一切的样子,不自然表现在他的脸上。
一看到年轻的黑大个子走人大厅,身后还跟了一个半大不小的猴子,立刻引起所有食客的斜视。这情形看在玉柱子眼里,他连正眼都不去看,随着小二来到一个角落里。
就听小二边擦着桌面,笑对玉柱子说:“客官你要吃些什么,尽管吩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夕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