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扬推辞不过,接过佩剑,拔剑出鞘,但见剑身闪亮,知是把好剑,但并非利器,道:好,小将便献丑了。来到观瀑石上,长剑在手,将潇湘剑法演练出来。但见飞瀑之下,一条人影矫若游龙,忽而岳凝峰峙,忽而风起云涌,剑芒闪动,激得瀑布溅出一道道水气,映出彩虹。古人不懂彩虹怎样形成的,因以为是龙神显形,李白以好剑术而别于其他文客诗人,一班人常赞他剑术高明,文武双全,天生之才等等,日复一日,连他自己也以为剑术真的跻身一流高手之境。见了莫之扬的剑法,才知道自己在剑术上不过是三脚猫而已,从此绝口不再提自己的剑法了。莫之扬一套剑法练完,还剑给李白,李白击掌称赞,亲斟了一杯酒,敬给莫之扬。安昭趁机道:李学士诗才有如天人,不知我们能不能见识见识?
李白慨然应允,皮儒早就带了纸笔,在飞云亭护栏板上铺了。李白望望瀑布略一思索,左手持酒壶,右手悬狼毫,饱蘸浓墨,刷刷刷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写下了《观庐山瀑布》。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诗想像丰富,气势雄浑,色彩鲜明,音调高昂,语言朴素自然,向来为人所称道。安昭不待墨迹干透,已快步上前收起,道:多谢大学士惠赐墨宝。可怜皮儒一番苦心,白带了纸笔,不敢跟安昭争抢,悄悄对莫之扬道:回头还请大义公主抄录一首。
诗仙诗兴发尽,勇士剑术通神,惺惺相惜,谈笑风生,不觉日已西斜。众人下峰回营,莫之扬道:在下有三日休假,不陪学士到殿下处了。李白醉意醺然,说道:莫公子诗不及太白,太白剑不及莫公子,改日咱们好好斗酒,一决高下。跟皮儒去见李璘。
莫之扬夫妇与秦谢夫妇也道了别,携手返回营舍。安昭得到李白的墨宝,当夜忙着裱糊,莫之扬倚在锦被上,看着忙忙碌碌的妻子,酒劲上涌,倦意袭人,不觉沉沉睡去。半夜醒来,见安昭兀自未睡,正在灯下做针线。莫之扬悄悄上前,一把抱住她,笑道:你怎么还没睡?安昭晃晃手里的鞋底,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不会做这些可不行。你瞧瞧,怎么样?莫之扬见那鞋底纳了半个人字纹,针脚歪七扭八,刚要取笑,忽然想起十八婆婆来,不由柔声道:好得很,待你做好了,我天天捂在心口上。安昭笑道:你光着大脚丫子抱着鞋?将鞋底扔到桌上,投入莫之扬怀中,吃吃道:你天天把我捂在心口上就好。莫之扬暗道:莫非女人本来不会纳鞋底,只要一跟了男人,便无师自通了?
安昭伏在莫之扬怀中,悠悠道:莫郎,你说世上有没有神仙?莫之扬柔声道:咱们就是神仙了。安昭吃吃笑道:神仙也不及咱们,神仙哪能当将军呢?莫之扬问道:这怎么解?
安昭道:神勇将军可不是个小官儿,辅佐山南节度使军事,自然要操心费神。后天你们就要议事,你准备怎么说?莫之扬笑道:我说大义公主挺好的,还给我做了一双新鞋呢。你最好明天就赶出来,我到时候穿出去让永王他们瞧瞧。安昭笑得喘不过气来,道:没羞,我跟你说正经事呢。莫之扬侧脸向她瞧去,但见朦朦一片银灰色微光掩映之中,安昭俏目弯弯,皱着鼻子,撅着小嘴,说不出的惹人心动,不禁一把搂住,沉声道:我就喜欢听不正经的事。安昭嘻嘻低笑,伸手搔他腋窝,莫之扬不由得晃来晃去,只得道:好好好,我听你的正经事。说罢,听还不行么?
安昭见他求饶,笑道:那天永王给各将领留了一个疑问,你还记得么?莫之扬心中一动,正色道:发不发兵的事么?安昭点头道:正是。莫之扬道:嘿,你真以为我只会想起不正经的事啊,我早想好了,我主张发兵,既然已经筹建了军伍,难道只是管饭的?
安昭沉吟道:莫郎,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永王那人雄才大略,岂能不知战局危急?岂能不知兵贵神速?按理说此事根本不必议,却为什么要让诸将再仔细想想?
莫之扬心中格登一下,道:你是说永王不想发兵?
安昭双目炯炯,慢慢道:正是。莫之扬稍一猜想,摇头道:没有道理啊。
安昭微微一笑,道:我的莫郎是个真正的好人。你想,永王虽是皇子,但排行十六,又一向不得宠信。那次你去皇宫,难道没看见他与皇上、太子似是有些不和么?他不甘于久居人下,得到江湖四宝,不献给皇上,就是这个原因。他不会出兵,到了他以为羽翼丰满之时,才会有所行动。现下我爹爹、二哥他们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哪支军队去拼杀抗衡,哪支军队就会损失惨重,再难振作。后日你们议事,你最好不要主张出兵,他若自己主张出兵,你再附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