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人拉着莫之扬向外飞掠,看来他对地形甚是熟悉,东窜西拐,不一会儿便已到高墙之前。这时官兵又已追到,那人随手一挥,打落几名官兵的武器,从腰上拉出一条飞虎爪,“呼”的扔上墙头,道一声:“上去!”莫之扬不假思索,双手攀绳,翻上高墙。官兵又抄过来。那黑衣人左手抓住绳索,右手连挥,不少官兵脱了兵刃。莫之扬见他手法奇特,却不见他弹出的暗器,忍不住赞道:“好功夫!”
莫之扬与他一起跃下高墙,掠出七八十丈,见一棵树下等着三匹坐骑,其中有一匹已骑着一个人。那人压低声音道:“得手了么?”蒙面人道:“正是。”莫之扬听那人声音正是安昭,当下快步上前。安昭穿了一身男装,满面喜色,跃下马来,上前拉住他的手,问道:“你的伤好些了么?”莫之扬见她深情款款,满面关怀之色绝非作伪,不由心中一热,道:“蒙郡主关心,已大好了。”安昭脸色微微一红,道:“不要叫我郡主。”
正说话间,守军已呐喊着冲出大门。当先一人白面无须,火把映衬之下,正是安庆绪,左颊肿起老高,想来让蝎子螫得不轻。莫之扬骂道:“这狗贼!害得我好苦!”忽想到这是安昭之兄长。但安昭似是未听见,只道:“莫公子,快走!”
三人翻身上马,策鞭奔驰。三匹马都是千里挑一的良驹,跑得好快,不一会儿便将大队官兵落到后面,只有四名军官与安庆绪策马紧紧追赶。安昭从鞍边取出一张小巧的紫藤弓,弯弓搭箭,“嗖”的一声,射落安庆绪帽盔上红缨。安庆绪吓出一身冷汗,认出是安昭的手法,骂道:“你真是胆大包天,敢违抗大帅之令!”
安昭道:“你不要再追,否则这箭就要低下三寸啦!”安庆绪气得哇哇大叫,却知道妹妹说得到做得到,勒住坐骑,叫道:“你反了罢你!臭丫头,下贱货,我这就回禀大帅,你永远莫想再进这个家门!”
安昭闻言勒住坐骑,忽然道:“你告诉爹爹,叫他老人家保重,千万别干对不起黎民百姓的事!”转过身来,“驾”的一声,策马疾奔。莫之扬与那蒙面人一路紧跟,三人纵马跑出四五十里,人马俱疲,这才慢下来。
莫之扬想想这几日来对安昭的种种诅咒之语,甚是不安,道:“多谢郡主搭救,只是这样一来,就害苦了郡主啦。”又对那蒙面人道谢。那蒙面人扯下面上黑布,却是个五十几岁的老者,双目圆溜溜,精光闪闪,甚是刚健。安昭道:“这是肖伯伯。”那人道:“小的姓肖,名不落。”莫之扬听他姓名,心道:“他的长相与那三圣教的肖不凡何其相似。”
天色蒙蒙发亮,空气异常清新,莫之扬脱离樊笼,十分高兴,忍不住又对安昭道:“郡主相救之恩,我怎生报答?”
安昭望他一眼,道:“我再也不回去了,还能再叫郡主么?是我害你在先,你不怪我,也就是了。”侧脸一笑,两分忧愁之外,更有八分妩媚。
莫之扬心中一动,道:“我本来以为你与他们一起设下计策,现下才知道……郡主是……”想起她对自己一拥一吻、留信相约、冒死相救等事,却越发笨拙,支支吾吾,连囫囵话都说不出来。安昭瞧他尴尬模样,忍不住失笑,忽然面上一红,低声道:“他们不设计害你,我怎有机会救你?你也不要对他们怀恨在心。”
莫之扬听她这句话虽说得平平常常,但其中大有深意,向她看去,见她一身青衣青裤男装映衬之下,愈发显得庄重俏丽,心中不由一荡。
三人驰出一程,天色已大亮。安昭道:“我爹爹必不会善罢干休,恐怕已派飞骑通报消息,沿途重镇必已设了关卡,咱们走小路吧。”三人折入一道山谷,又行了十余里,但见林木重重叠叠,便有追兵,也不会跟来,均松了一口气。看见前面路旁有个草棚,像是挖参人留下的,到了草棚之中,见木凳、木桌一应俱全,三人寻柴烧了些水,肖不落从鞍旁包裹中取来干粮。莫之扬见二人想得周到,当下也不多言,知道前面还有险路要走,需要养足力气,捧起干粮便吃。安昭吃了一块饼,喝了一碗水,望着莫之扬,似是十分喜悦。肖不落默默吃饭,三人吃完后,他便收拾东西。莫之扬不忍让他扮一个下人的角色,忙抢上前去帮忙,一边道:“昨夜肖前辈手掌一挥,军爷们就丢了刀枪,不知是什么手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