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拴石头上的绳子,方圆圆就站在船尾。
沿着江边,顺流而下,看样子也用不了多少力气。
诸葛明朝着方圆圆摆摆手,立即骑马朝老河口驰去。
老河口位在武当山以东,过汉江往东,一大片丘陵地,却没有高山峻岭,汉江的水,到了这儿就与北面伏牛山区流下的丹江会合,因而江就显得宽大不少。
诸葛明送走少女后,朝着老河口行驰。20里的平坦官道,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这个三省河流汇集的老河口,再往南,那就是襄樊了。
诸葛明骑在马上,遥望江面,还真的有不少大小帆船,穿梭般地往来着。隔着江面,际着落日余晖,他似乎遥遥望见那雄峙在江岸的通江堡,苍松翠柏的拱托中,显得有些深林密青中隐着深沟绝垒,叫人有龙潭虎穴之感。
冷冷一笑,诸葛明来到临江边的“广来大饭店”。
走入店中,小二立刻拉马上槽,边笑道:
“骑马山路行,腰酸臂不痛,客官你辛苦了。”
诸葛明一笑,道:
“小二,你说错了,俺骑的是小川马,专走山路,正好臂痛腰不酸!”
小二嘻嘻一笑,道:
“对,对,对!客官你说得对极了。”
诸葛明在当门的一张桌前,面朝着大门坐了下来。
随意点了两样菜,要了一壶温黄酒,自酌自饮,看起来还相当得得意自在。
不过在诸葛明的心中,却在急,因为他没有告诉方圆圆他的名字,方圆圆如何能找得到他?
这真是“巧不巧天知道”。
因为,诸葛明要等的方圆圆尚未露面呢,却等来一个令他想不到的对头来。
就在诸葛明正三杯下肚,品尝着一盘肥实的江虾时候,远远地,自老河口的市镇上,一溜走来五个大汉,只是这些大汉在经过“广来大饭店”门前的时候,不知为何,突然全折向了江边而去。
诸葛明并不在意,因为他一心在等方圆圆。
然而,五个大汉中,却有一个人,陡然看到诸葛明当门坐着大吃大喝,立刻暗中招呼其余几人,扭头朝江边疾走。因为,这五人当中的一个,伤了一只耳朵,才在老河口的“同济堂”敷了药,正准备返回“通江堡”去传送被杀的讯息,也好搬来堡中高手,为死去的伙伴报仇。
原来这受伤大汉深深知道,眼前五个,合起来也不是人家对手,眼前亏自不愿吃,这才掩掩藏藏地走过“广来大饭店”前面,急急地赶回“通江堡”。
“广来大饭店”的灯已经燃起来了。饭店里的生意,似乎也开始热闹起来,就着大厅门口吃喝的诸葛明,也开始焦急起来了。
那个弱女子方圆圆,难道还没有把船撑摇回老河口的附近码头?
就在他东张高望,开始烦躁的时候,突然间,一个干瘦枯骨老者,顶上稀稀的几根头发,眯着一双神光闪烁的眼睛,赤着双足,来到诸葛明的桌前面。
“小哥,借一步说话!”
诸葛明一怔,却发现老者已调头而去。
当即对小二一招呼道:
“碗盘收走,我去走走。”
也不等小二再问,抓起宝剑,急急地跟出店外面。
诸葛明一路跟着老者,越过一批自船上下来的人群,朝江边一处破码头边走去。
诸葛明来到码头边,伸头下望老者早已跳在一条小渡船上。
却见方圆圆正举着一盏小纸灯,举得高高地朝自己招呼点头呢。
诸葛明一笑,当即停下脚步。
他没有下船,他觉得方圆圆很幸运,因为那个老者显然是他落江未死的老爹,自己如果下船,甚至接受他们招待一番,就有着庸俗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夕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