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还真不赖,全是石泉镇鸿运客店大厨师们的手艺,好多人吃得捧腹打噎,看样子连晚上的饭也全预支了。
足足的吃了一个时辰,这才让场子上的锣鼓点子,把一众人引到戏台前。
在距离戏台正面,搭了个布棚子,棚子内安放着十多张太师椅,一张横桌面上,放的十锦香果与茶水。大王庄庄主“劈雷刀”王大寿,正率领着一众武师,把远自西乡来的巴耀东两个儿子,请在正面椅子上。
于是,正台戏开锣了。
戏台上贴出的戏码:
“姜子牙下山捉妖!”
那是一出大戏,全武行,天神全被姜子牙搬借下凡,一一大战凡间妖怪,其中,赵打雷的嗓门最大,虽然他扮的是姜子牙,但他仍能爆出闷雷般的喝叫声,往往会吓得群妖打哆嗦。
只听他喝道:
“人间出了妖一群,
闹得天廷不太平。
姜子牙八十修成道,
我修成了道哇——哎;
修成了道哇!我要捉妖精呀——哎!”
于是,就见一个半裸上衣的女妖,双手持着一对四尺大剪,一冲而上,狠狠地剪向姜子牙!
就见赵打雷怒喝一声,直如晴天霹雷,姜子牙扭身上了一张桌面上。于是,女妖就与天神打在一起。
就是这出姜子牙捉妖,就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直到日头落西,姜子牙才把世间的妖捉光。
但大王庄却怎么也想不到,赵打雷不但没有把这妖怪捉去,反而弄来了一批要命的。
就在第二天的响晚,夜戏已完,西乡镇飞云堡的二位少堡主,领着飞云堡的人连夜离开大王庄折回石泉镇的鸿运客店。
大王庄上的人们,在这一连三天的忙碌中,人疲马乏,同时在石泉镇来看“赵打雷”梆子戏的人,全都受到招待而吃了大王庄的流水席。
诸葛明的表现,可真是恰到好处,因为他以大王庄武师的身份,竟然在西乡镇的两位少堡主前面,混上了交情,尤其在巴雄飞与巴振飞二人,有意无意间讨好“玉罗刹”王来凤的时候,诸葛明成了二人的“情报贩子”。
只是,当诸葛明把有关巴氏兄弟的情报,添酱加醋的再提供给王来凤的时候,总会使得王来凤嘻嘻哈哈的,笑弯了腰。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巴氏兄弟的长相,算得是够雄的,但却在相貌上,难以得到王来凤的喜悦。
巴雄飞年已二十五,巴振飞也有二十四,但二人对王来凤有着非常的热爱,也因此,诸葛明就把握这个关节,立即把巴氏兄弟给拉拢到手。
如此一来,大王庄的人,越觉得诸葛明是西乡飞云堡的人而疑虑尽除。
然而,诸葛明心里十分明白,王来凤对于巴氏兄弟,一个也不欣赏。因为巴雄飞的那副长相,实在够叫人伸舌头的,他那窄而塌的前额下面,吊丧眉加上一对下垂的眼角,硬把个胆鼻大嘴巴的厚实相,弄得有如一个心机沉沉而又似奸诈的人。
巴振飞的相貌,虽说也有点吊丧眉,可是还看着不太惹人厌,但他的右耳下面,却长了几粒肉葡萄,使人觉着,这不是多此一“长”?嘛!
“玉罗刹”王来凤也正好利用诸葛明的这种“穿针引线”为巴氏兄弟“热诚服务”的机会,还真的同诸葛明聊了几次,而每次都觉着这诸葛明可爱。
因为,诸葛明见多识广,说出的话,风趣有致而恰到好处,女孩子们听起来,有如在听“音乐盒”,叫人醉醉的有着舒服感。
再加上诸葛明的那对会说话的丹凤眼,尽在他那高额头下面“瞻前顾后,左撩右瞄”,早把个王来凤吸得心泛桃花而不能自己。
大戏三天后,当天夜里,赵打雷的戏班子就连夜上道了,大王庄墙外的空场子上,就留下那座空戏台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夕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