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柳堂目光一瞬鹰爪王,向店伙说道:“店家!你不用大惊小怪,我们是进香还愿的。立下心愿,逢山拜山,遇庙拜庙,出家人认识的多了,也许我们记错了。你说的这位道爷可是卧牛山白云观的陈道爷么?”店伙摇着头道:“不是!爷台您这一提不认识,我才敢说。不是我们当伙计的势利眼,眼皮子薄。这位道爷自己就说没有庙,说好听些是云游四方,其实就是化小缘的穷老道。这位道爷,从头上到脚下全给剥了值不了一两银子,就是还有一口宝剑,还值个三两五两的。要没有那口剑,我们真不敢叫他进店,吃完了一个没钱,我们还可以留他的剑。他是天刚亮就来的,连吃连喝,整在这闹了一早晨。我才问柜上,也就是你们几位来时才走的。看不出他还是真有钱,该着一两六钱银子,竟留给柜上二两多的一块银子走的,你说这位道爷邪门不邪门?”
鹰爪王向万柳堂道:“哦!连昨天的事也全是他了?”说了这句,复向店伙道:“这位道爷有多少年龄?”店伙道:“看情形也有六十上下了。那么瘦长的身材,可真结实,真精神。饭量真吓人,那么个瘦老道,连酒带菜比两三个年轻的还吃得多。”万柳堂道:“他既是不欠店钱不欠饭钱,你去吧!这倒是我们疏忽了,我们跟这道爷实在认识,实是定了约会我们给忘的。没有事了,你去照顾别的客人去吧!”
店伙转身出去,这里万柳堂向师兄道:“这么看来,这位羽士颇象泰山留仙观前辈铁蓑道人了。”鹰爪王道:“不错,准是他老人家。从泰山雨地里起,暗中屡次示警,以及店中暗示我们趋避,定是这位老前辈了。”续命神医万柳堂道:“这位老师傅这些年来,依然还是这么游戏三昧,不减当年豪兴。师兄,我们别再耽搁,赶紧赶到淮上清风堡绿竹塘,别叫老前辈们尽自等我们。”鹰爪王点头称是,并且已知道侠尼慈云庵主,已经头里走下去,也可比自己早到淮上。双侠遂在店中打过尖之后,立刻起身。
这次是强敌已退,一路上只有尽力的访寻两爱徒的行踪,只是匪党们行踪飘忽,竟无法追缉。万柳堂与鹰瓜王十分懊丧,赶到入了皖境,才得着一点线索。华云峰和凤梅并没遭受意外,只是要想得确实的踪迹,依然是不容易得手。掳两爱徒的帮匪,十分机警,行踪不定,沿途上布了多处疑阵;若是稍弱一些的对手,定要被匪党诱入歧途。
这日到了安徽境内,才入蒙城县境,忽的在店中又发现了侠尼慈云庵主留的暗记。双侠准知侠尼定已到了清风堡绿竹塘,不料在店中竟又接到了铁蓑道人一纸柬帖,上面写着:“字谕淮上双侠,速回绿竹塘,集全力入十二连环坞,营救云峰、凤梅,风闻河南境内败于汝等手内之匪党,相继入十二连环坞,欲用阴谋报复。慎之!慎之!”鹰爪王与万柳堂接到这纸柬帖,知道这位老前辈一路未离自己左右,这师兄弟越加折服铁蓑道人。鹰爪王遂和万柳堂赶紧起身,离了蒙城,渡潇河,从荆山县北,穿着怀远,过蚌埠,直趋淮上。这一带行程很是难走,沿途上步步阻滞,不是发捻盘据着,就是官军扎营。仗着这师徒四人不畏险阻,到了淮上,一入清风堡、绿竹塘,早有乡勇飞报公所。鹰爪王和万柳堂走过护庄河,守堡门的乡勇全肃立在两旁迎接堡主。万柳堂见这清风堡比当年自己在这时整理的越加完善。这绿竹塘和清风堡本是两个村庄,合到一处。绿竹塘有数百亩竹塘,盛产着绿竹。这里虽没有土围子,可用碗口粗的巨竹来筑的围子,有两座堡门。沿着竹围子有四座刁斗,十二处更楼,围着清风堡绿竹塘全有护庄河。引淮水进来,既科防守,更宜灌溉。所以这一带十一处村镇全是十分富庶。这一闹乱,这清风堡更成了安乐之乡。
万柳堂一路往里走着,十分赞叹,师兄不仅武功精湛,胸中的谋略更是不凡。自己在清风堡绿竹塘时,是承平之时,显不出怎样来,这一经反乱,遂变了一番气象。自己乾山归云堡建筑的就足以独霸江湖,可是要跟师兄这里比起来,实有小巫大巫之比了。往前走了有半里多地,远远的绿竹塘在望。一片清翠的竹林,当中一条平坦的道路,宽有一丈五六,两旁的竹林对峙,如一条长巷。人走在里头,发眉皆碧,如入画图。才走不远,沿途两旁竹林中,连番出现守望的乡勇,向双侠行礼。跟着从里面飞跑出四名庄丁,近前行礼,随把司徒谦、左恒的包裹,全接过去,替这两位少侠拿着,在头里引路。这条竹巷并不是直路,左弯右转,几次转折,已令人把方向迷了。直到眼前忽的豁然开朗,这才是乡公所的所在。里面地势特别的宽阔整齐,乡公所前是一片平坦的草坪,植着些山花,灿烂如锦。草坪后是一带竹栏杆,当中的门洞开着;门左右站着两名壮丁,竹栏墙内,也是花草繁茂。这时从门里拥出一队人来,有十几位,齐向前迎接。双侠见除了本堡的人,接侠义帖的已到了七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郑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