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维扬对于慈云庵主这种严厉的要求,直使自己无法答复,强忍着怒气,带着微笑向慈云庵主说道:“庵主你大义相责,我武维扬应该敬谨领命,不过我们全是寄身江湖道中人,凤尾帮不过门户略低,但是武维扬自从重掌凤尾帮再立内三堂以来,我武维扬要为凤尾帮过去的一切不守帮规坛下弟子们,纠正恶习,严戒在江湖道不守道义。凤尾帮到今日小有成就,我武维扬不敢自豪,知道这是江湖一般同道无形中对我武维扬破格优容,才能够树立起一百余舵,这次淮阳派与敝帮再起纠纷,我武维扬绝不敢自恃现在这点力量。所以掌门人一到,我宁可自损凤尾帮的威风,天凤堂开大坛处治了一班罪魁祸首,虽是为了维持贵两派门户清白,也是我武维扬应该这么处理。但是掌门人亲跟目睹,我为得振帮规,主持正义,本帮中却无形中树下无穷后患。如今庵主竟自这么强人所难,我凤尾帮真个在这种时候令内三堂香主亲至碧竹庵负荆请罪,江湖道以及我凤尾帮坛下一百余舵弟子,定认我武维扬被庵主的镇海伏波剑、沙门七宝珠所威胁,不得不这样。那还不如我武维扬在敝帮祖师前自行请罪,解散龙头总舵把凤尾帮自行消灭,免得为西岳派行道江湖的障碍。庵主未免责人过苛,恕我武维扬不能领命。”
天南逸叟武维扬这么答复出来,两下就算完全弄僵,无法下台。这时湖南武士黑煞手方冲,却高声说道:“我方冲既然参与这场盛会,我可不能袖手旁观,叫你们弄成僵局。武帮主、淮阳派掌门人王老师、西岳派掌门人慈云庵主,各有一番词严义正的理由,所说的情形恐怕谁也不肯让步。我们江湖道中人爽快的还是说江湖道上的话,无论什么事,终归得有个了断,就是席头盖子的事,也得有个解决。叫我方冲看现在的事,不如大家先把本身所争执的办法先放在一旁。今日净业山庄所到的人物和凤尾帮一般老师父们,除了我方冲这无名小卒,不足挂齿,真可以说是龙虎风云之会,老师父们全有一身绝技,这种盛会离开净业山庄,恐怕难找第二回。我方冲想这正是以武会友的好机会,凡是参与这场盛会的人,当然愿为个人的友好帮忙,我们何不以强弱胜负替淮阳、西岳派、凤尾帮解决是非?那一来两下里各凭武学,来解决牵缠,岂不直接痛快么!”湖南黑煞手方冲的话未落声,那位双环名震辽东的活报应上官云彤,却擎着旱烟袋哈哈大笑道:“我倒真个觉着这位方老师的话,一针见血,直截了当。我们这么样倒是十分痛快,咱们三句话别离本行,卖甚么吆喝甚么,我们还是以武功分强弱,倒是痛快。武帮主,你还是爽爽快快的就这么办吧!我上官云彤愿意舍命陪君子,和诸位老师父讨教讨教,免得令在座的老师父,怀着一腔热望而来,败兴而返。武帮主,这件事毋用迟疑,就这么办吧。”
这时天南逸叟武维扬脸上颜色略缓和了些,在上官云彤的话说完了,随即起立说道:“老师父的指教,我武维扬焉敢不遵?王老师的责难,我亦不便再以巧言置辩。只是事情是否就象王老师所说的完全由于敝帮这边促成,公道自在人心,将来是非,自有公论。这次我武维扬请两位掌门人,到十二连环坞的意思,我绝没怀着诛除异己、独霸武林的野心,也绝没敢生把两派的领袖,诱入十二连环坞一网打尽的恶念。何况我武维扬尚还有自知之明,我虽然幼习武功,稍得师门心法,可是若与武林中一班负异传挟绝技的奇人相较,实有天渊之别,我焉能作那种妄想?只是淮阳派掌门人王老师的三十六路擒拿,和他别具异传的大鹰爪力,为内家不轻传不轻见的绝技,西岳慈云庵主的镇海伏波剑与沙门七宝珠,均为武林中绝顶功夫,是我武维扬久已向往的绝技,我倒是早怀着一亲教范之念。所以我这次是竭力想和老师父们亲近亲近,可是绝没怀着仇视之心。我武维扬要是把一班高贵朋友,请到我十二连环坞中以非礼相加,叫江湖道的朋友们,更看着我武维扬是何如人也。王老师和方老师的盛意,恕我武维扬不敢从命,若是方老师父对于淮阳西岳两派的老师父们,作武功的请教,我武维扬也不便阻拦,那只有请老师父们自便了。”
鹰爪王这时听到武维扬这种话风,十分可恨。他明是安心想这么办,偏偏还要矫揉造作的,不肯从他口说出以武功解决,这是多么可恨的情形。遂冷笑着向武维扬道:“武帮主,我王道隆早已说过,无论如何,今日净业山庄一会,是我们最后一面,我们不要尽讲些浮泛的空言。武帮主若是没有圆满的答复,那么只好向武帮主告辞,我们要立时退出十二连环坞了。”这时那少林僧金刚指慈慧禅师一旁答道:“武帮主,我看以武会友,正是武林中常有的事。何况今日净业山庄聚集了一班江湖异人、风尘侠隐、负异传、挟绝技的就有不少位。这种武林名家集于一堂,为身列武林难得的遇合,谁再把这种良机放过,岂不是至愚?武帮主,何必过形拘执,老衲正要向几位挟绝技的同道印证印证所学,这次净业山庄一会,为大江南北武林中平添不少佳话呢!”天南逸叟武维扬忙答道:“老禅师竟有这样兴致,武某不便固执,只是这么一来,不知者定要疑心我武维扬倚仗着十二连环坞,对待武林老师们过形放肆了!恭敬不如从命,我们既已决定,更不必忙在片刻,请老师父们各自尽量。我武维扬还要恭敬一杯,预助老师父们动手时,仍要顾念到江湖道的义气,以点到为止,仍然能够保全两下友谊,就是武某之幸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郑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