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的名头自是无人不知,一闻此言,都啼笑皆非,张无忌所学乃“九阳神功”,属佛家功夫,段子羽所习乃“九阴神功”,是道家内丹功法之大成,两人各趋极端,如同水火,岂能是师兄弟。
波斯二王怎知这两门功夫之差异,不啻南极北极;只觉这小子如此神通,定与张无忌大有渊源,矢意认定他是张无忌之师弟。智慧王忙上前道:“吾等专为寻你师兄而来,快快告诉吾等,尔师兄张教主在何处?”
段子羽自是力辩其诬,无奈这二位原王就是不信,二人也不动武,上前拉住他手,非逼他说出不可,似乎张无忌的下落若不着落在段子羽身上便无法可想,也实是他们的圣教主逼得忒狠,是以这二人稍感有头绪,便抓住不放,段子羽见两人敌意全消,情意真诚,倒不好以武脱身了。
五散人和吴劲草、辛然相视苦笑,不知该当如何了局,唐洋失手被擒,已然处处受制,原指望六王出手,将段子羽擒下,交换出唐洋来,不虞反被擒去其四,余下两位罗唣不休,非逼段子羽交出张无忌不可。
段子羽百般纠缠不过,只得附耳谎说道:“师兄昨夜与我分手,说是要到嵩山少林寺寻谁的晦气,本来不让我对人说,你们既如此恳诚,就告诉你们,千万别对旁人说是我告诉你们的,否则我师兄要责骂我的。”
二位宝树王欣喜逾恒,还道自己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深信不疑,连声道:“一定一定,吾等必不对旁人讲。”
其余人也没听清他们三人嘀咕些什么,见二王忽面露喜色,料道是段子羽使什么法愚弄这二人,俱感好笑。
段子羽飞身过去,将四王穴道解开,六王聚首密议移时,呼啸一声,携风云三使而去,连五行旗也不顾了。
五行旗陡失强助,更乏良策。洪水旗副掌旗使走出来拱手道:“段掌门,请高抬贵手,”交还唐大哥,咱们一拍两散,就此了局,他日相遇,再决生死如何?
段子羽实感这是最善之办法,转头向百劫师太望去,百劫笑道:“全凭段掌门裁夺,和战由你一言而决。”
段子羽笑道:“不知这位仁兄可作得了五行旗的主?”
吴劲草、辛然齐声道:“交手厮杀,总难免死伤,段掌门若肯赐还唐大哥,五行旗片刻不留,立时远去,决不食言。段子羽笑道:“两位乃天下信人,在下自是信得过。”回身将唐洋穴道解开,道。“唐兄请便。”
唐洋神色沮丧,实不甘因己一人而失全歼峨嵋之良机,但知众弟兄情深义重,断乎不肯弃掉自己,自己副使和吴、辛三人又言之在先,更不能毁约失信。长叹一声道:“段掌门爪功高明,但愿段掌门福体安康、长命百岁,唐某能有机缘再度领教。”
段子羽笑道:“唐兄毋须多虑,段某无病无灾,活至百岁尚不为难,唐兄回去慢慢练,切莫操之过急、媲等而进,万一弄个走火入魔什么的,可不令段某想煞。”峨嵋一干弟子俱哄然大笑,暗道:“段师叔寿至百龄,你姓唐的墓木早拱,还能化鬼出来寻仇不成?”
唐洋恨声道:“断不教尊驾失望。”忍住掌痛,走回本旗中,旗下弟子俱欢喜无限,众垦捧月般围住他,情景也煞是感人。
百劫、段子羽心中暗想:“这姓唐的魔头虽然作恶多端,平日待手下必亲如手足,恩深义重,方得这些人如此拥戴,若非误投魔教,实是一条好汉。”这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明教有明教的道义,武林各派有武林各派的道义,各执一端,善恶之际实也难分。
五行旗果然信守诺言,二百余人徐徐退走,抬死扶伤,迤逦而行。
百劫心中耿耿难以释然,半晌方叹道:“恨不以峨嵋一派与这些魔头玉石俱焚,也图个天下太平。”
段子羽劝慰道:“师太何必如此。这些也不过是魔教之小部,诚能以峨嵋、华山两派一举扑灭此大敌,弟子纵碎身万段亦所甘愿。师太乃当今武林撑天玉柱,更当惜爱贵体,以便领袖群伦,以当强敌。”
百劫笑道:“这倒是你高拾了,领袖群伦乃少林、武当诸位先贤之任,却非我所能承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