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于“雾宕山”山腰,大战六时辰,末分胜负;俱各自佩服对方修为,不由惺惺相惜,罢手言和,传为美谈。而他也因此战,名列江湖八位青年华使剑高手“八剑”之首。
由此可知,展常泉当非弱士。若不是甚为严重的事件,他必不致如斯匆忙。故封夙有此一说,旁人也深有同感,不由地都觉得疑惑非常,纷纷将视线段往玄枕道人。
“嗯。”玄枕手抚颐下长须,沉凝应道:“常泉来报:距离‘断水堂’一帕常(约三公里一外),有一约莫二十多岁,身着黑裳,背负墨柄黑鞘剑者,正缓步迈向此地。另据常泉所言”
胡啸英询问道:“如何?”
玄枕凝重地说:“各位掌门应可相信常泉的判断力产狄翼接道:“那是当然,展少兄一套‘绽晶剑式’己是炉火纯青,隐有一代宗师之相。
这是毋庸置疑的。”
直枕拈髯笑道:“狄见过誉了。小徒实需多加磨练,那有如你所说那般的好”
随即郁郁地停了停,他方才续道:“常泉说来者身上剑气之‘重’,为他平生所仅见。
而那人脚步的轻盈、松闲,也是他前所未见的身活至境。不用贫道说明,各位也该明白常泉话中所含之义?”
此语一出,与座者不由齐齐变色。
练剑之人使剑日久,功力也就随着增深,乃可逐渐达到剑由心使,人剑通灵的奇异境界。
若能干此,那么习剑之人最深为盼望的“剑气”,便会成形。
“剑源”(剑气得以产生的源头)方法有二:
一是“以快驱创”。
因为使剑者快速的挥剑动作,在空气中撕裂、纵横,送成一道道狂窜奔突的气流;若能掌控气流疾趋的方向,便能用以伤人。此派所能达到的“剑界”号为“流剑”。
另一脉即是“剑御于功”。
役剑人用本身苦修而得的功力,连诸剑上;使每一剑的挥洒,都能挤迫无形无象的空气,籍以造成一抹抹的气片,硬压在他人身上,就能不近身而退敌。此派所成的“剑界”便是“岳剑”。
而所谓的“剑界”指的是,各种各式的练剑法,所能达到的纯能体悟、难以言明的曼妙剑术境界。
“流剑”重轻灵、迅捷、狠辣。是以,轻功身法往往是其所必兼的。江湖上以轻功著称者,十之有六是习练此循剑法的人。
反之,“岳剑”则宗稳固、悠远、宽厚。因此,内气的修炼也成了“岳剑”人所必须兼具的要索之一。
流,岳之别,仅仅是途径有异;最后仍是殊途同归,一样是为了迈入武学之道而作的努力。
江湖中,也有不少“功”、“快”两源合修者的存在。
甚而,各脉于自己的门派里,也分有流、岳派两种习剑法所能达到的“剑界”;让各门徒自由选择个人适合的习练方式。他人甚少、也无权干涉。
百年前;武林第一智誉“释者”叶宿,手着“参界录”。
书中曾评“剑界”日后将析为五派:“流剑”、“岳剑”。
以及,合两者而成的“元刻”。
再便是,独走偏峰,狠绝、辣绝、死绝的寂寞萧凉境界“极剑”。
最后,乃是连叶宿都无法理解的剑道全境“无剑”。“参界录”中更详载流、岳、元、极四“到界”的特性:“流剑”轻灵若水:“岳剑”凝重如山:“元创”最重巧妙的协调、平衡:“极剑”诡异莫侧。
而最神奇的“无剑”;叶宿以为,其威力必是无形无气无心无我。无能捉摸。能臻至“无剑”之界的人,必可纵剑天下,无敌富世。
不过,叶宿西归后,百年以来,武林中并无人功成这传闻甚久,已至神迹地步的“极剑”,和更胜一筹的“无剑”。
“参界录”所载,九大掌门、胡啸英等自是知之甚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