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禁卫军官和大太监们,怎么没能拦挡住羽书急报?
之前,萧皇后早已吩咐过大宫监和禁卫将军:为了陛下身心能够得以缓解休养,近些时日,但凡有反兵流民等发往帝宫的急报,务必都要暂先拦下,或是命其直接报到尚书省或是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那里就是了。
陛下不能再受惊扰了——这段日子,陛下常常会在夜半梦中发作惊悸。有时连一丁点儿的小动静都可能引他惊恐,疑是乱军攻入帝宫……
然而,此时的萧皇后已经拦阻不及了——就见手持飞报的校尉早已飞步来到凉阁下,大声奏报:"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上谷贼人王须拔,僭称漫天王,伪拟国号燕,与其贼帅历山飞各率反兵二十万,一路掠杀攻袭,现已重兵围困太原,大将军潘文长力战身亡……"
告急的军报未毕,隋帝杨广早已神色大变!
只见他头一晕、眼一花,摇摇晃晃,将个手中的金樽渌酒失手跌落,叮叮锒锒地一路滚落到山下、跌落到湖中……
柏谷屯樵楼隐隐传来二更的钟鼓。
山寺掩映于一片暗夜之中,唯有寺外的马涧河清悦的流水之声。
突然,一个黑影蹿上寺墙、"扑"地一下跳下。
黑影正要起身离去时,不料,骤然便被什么东西拦腰拌住!接着,便是一声低沉而威厉的喝问:"哪里去?"
黑影听出来了,对方竟然是柏谷寺主、伏虎罗汉昙宗!
"啊?是,是师,师叔……我,我是觉行……"
"我知道是你!深更半夜,做什么去?"
"师,师叔……我,我……"觉行的声音里透出哭音来。
"即入佛门,就要摒却挂碍,一心事佛。若只为活命或是挂念俗亲,又何必一定要入寺为僧?记住:这是最后一次。设若再让我遇见,必当寺规惩戒。"
觉行伏在地上,给暗夜中的昙宗叩了三个头,爬起身来,身影如同醉了一般,摇摇晃晃地一路下山去了……
伫于林下的昙宗久久地凝望着觉行远去的背影,重重地叹了口气。
满天繁星,林鸟夜啼。
突然,他仿如一只大鸟般,一路掠过苇获茂密的河畔,最后来在一处乱石嶙峋的河边,在一块临河的大石头上停栖了下来,双手合十,结跏趺坐,身影仿如山石一般纹丝不动。
东方,大半边下弦月跃上山岙林梢,山野河面一时洒满了清明的月辉。
禅宗少林弟子,平素修行除了持戒念佛之外,最首要的功课便是参禅趺坐和武医兼修了。通过参禅打坐、静默思悟,令意念与神佛天地融通汇合,此时方能得智慧顿生,万物洞悉。否则,心性便无法清净明澈,被尘嚣功利蒙蔽的心智慧根便无法通达光明和极乐,武和医也无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昙宗缓缓起身,伫立于大石之上,此时,明月清光流泻于山野和河面,夜风送来草叶苇茎和野槐花醉人的馨香。
风拂僧衣,月映碧水。
何谓佛境?何谓极乐?
是时,是夜,是境。
他站在那里,开始调息,运气,着力,发意……
外运四肢,内调五脏,缓缓起势,不疾不徐,飘逸洒脱,矫若游龙,翩若惊鸿……
这便是达摩祖师所创,少林寺嫡系师徒以心传心的风云如来神功。
自得师父秘密传授此功,每夜子时,内修外持,不懈习练,迄今已经整整十年有余,从未有过一天的间断。
当初师父传授此功时,曾告诫他和降龙罗汉慧玚二人:修习此功,必得先具备极高的内功外力,辅以长年参禅修持之慧根,加之佛徒慈悲之心怀,运以翻江倒海之法,发之雷电风雨之意,日日不断,风雨无阻,除此之外,还要逢遇天、地、神、佛诸多因缘际会,尔后方可于某日某时某刻,骤然顿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