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99)

2025-10-09 评论


    天哪!离限期只有两天了——

    这晚,他整整打坐到天亮。

    阿弥陀佛,他觉得自己终于想到了一条两全的法子……

    他觉得自己一下子解脱了。

    这一天,他砍了比平更多的烧柴。

    晚上,寺院止静的钟板之响过后,他一个人来到柴院,开始一段一段地锯着今天砍回来的山柴。

    山柴摞得很高,足够寺里用好些日子了。

    今夜寺里好寂静!

    月亮升起来了,山下柏谷屯的更鼓已经响过两更了。

    "嘶啦、嘶啦",他一直在低头锯着柴段。

    出家三四年了,他每天都是这样,以苦役般的拚命劳作来洗赎自己惴惴不安的心灵。

    可是,他仍旧没能逃得脱果报的惩罚。

    巡夜的僧值听到动静,走过来催他去歇息,他没有理会,仍旧嘶啦嘶啦的锯着。

    僧值叹了口气,摇摇头去了。

    他的泪大滴大滴的流在柴棒上。

    做为儿子,做为父亲,做为丈夫,他不仅没能保住家人,反倒害了一家亲人。他不该恋家惦子做了逃兵,让人抓住短处,弄得如今这样生死两难,成了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如今,什么都晚了。

    既然终究一死,他不想再做错事了。他不能再背弃有恩于自己的佛门寺院和众僧。

    有句话叫"地狱门前僧道多"。若再错上加错,只怕不仅不能救母亲妻儿活命,还会罪加一等,万劫不复。

    如此,他的心竟然一下子宁静了下来。

    自从大业自己被征兵役,父亲被征劳役以来,他多年没有这样的宁静了。后天傍晚,那些人等不上自己,自然会听说自己已经挥刀自尽的消息。那时,他们纵使再怎样蛇蝎心肠,纵使他们还是要杀自己一家人,至少,他们没有必要再折磨自己的老母妻儿了……

    原来,宁静也是一种福田。

    可惜,除了无常逼近那时,芸芸众生平常之时,往往感受不到宁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被许多别的欲念挂碍占尽,因而,人心便开始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山下,柏谷屯谯楼的更鼓响过三更了。

    他恋恋不舍地摸了摸码得整整齐齐的柴堆,望了望众僧的寮舍,对着大雄宝殿拜了三拜。尔后,双腿一屈跪在月下,从背后猛地抽出了自己的砍刀来。

    砍刀的利刃于月下反闪着鬼火般的亮光——

    "娘——!请恕孩儿不孝,孩儿,先在那边等着你们了。"

    道广横过砍刀,只听铛地一声响,柴刀被背后闪出的一道亮光蓦地一下兜卷而去。

    道广一惊,回头看时,见大大的柴堆后面,竟然跏趺而坐着老灶头——师叔普净老和尚。原来,他拿道广捆柴所用的长绳,一下子便卷走了道广欲用来自尽的柴刀!

    道广一怔:他竟不知,原来,这位又瘦又小、年迈慈祥的老灶头,竟然也系非同寻常之辈!

    这位师叔原是自己的衣钵师父老柴头同宗同师的师弟。往日,不大言语,也不动声色,哪里知道,他私下里竟一直都在洞悉和关注着自己的行踪哪!

    "师叔!"道广扑地一声跪在那里,"师叔啊,你不让徒儿死,徒儿会活得比死还难受啊!"道广蓦地失声悲号起来。

    普净老和尚不理会他,依旧阖目趺坐……

    正在此时,突然,一声孩童的叫声蓦然传来:"爹——!"

    道广一怔,蓦地转过脸去——

    月光下,只见一个娃娃跌跌撞撞奔进柴院来:"爹,爹!"

    "啊?是,宝儿?是宝儿?你,你真是宝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