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虚此次乃专为人形灵芝而来,徒劳无功。兴致索然,又遇黑衣教留下的柬的事,更是心中不乐,一路疾行,不久到达了山口。
突然,他停住脚步,不言不动,低头寻思起来。
他越想越不对,越想越觉得夏侯云行迹可疑。方才夏候云在山头上向他招手,分明是诱他远离,难道夏候云和那三个黑衣人是串通行事的不成?
想到此处,主意已定,决心要到夏候云的飞云山庄一探,以明究竟。
他正在沉思,忽又似发现什么,抬头向山口望去,只见入山处,正有老少三人,不疾不徐的向山中走来,并已看到出前面是一个老婆婆后面跟着一个少女及一个小姑娘。
三人渐渐走近,那老婆婆也发觉前面不远站着一个公子打扮的人,她先以为是孙兰亭再近一看,却是—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陌生人。
来人非他,正是那金发蛮婆孟玉珍及她的两个徒儿,王梅霜和桂儿。
她们在孙兰亭离开的第二天,即一同下山查访那黑衣教的究竟,探访多日毫无眉目,因距离二月二日只有两个月,特地赶回山来,准备把琐事略加料理,再行离山。
刘灵虚见她们走近,一眼看清王梅霜面貌,心中一惊,脑筋一转,急将身形闪至路旁,恭身而立,待她们走至疾前,抱拳向孟玉珍说道:“姥姥夜行荒山,必为世外高人,小生刘不神,今日来此寻—故友,遍寻不遇,不知姥姥能赐予指点否?”
孟玉珍见他深夜鹄立山中,正想询问见他已先发言,且又彬彬有礼,在他脸上细一辨视,又不似淫恶之徒,心中对他已无猜疑,闻言问道:“贵友何人?”
刘灵虚心想孙兰亭久住排云洞中,或与他们相识,立刻答道:“孙兰亭。”
孟玉珍道:“既是兰亭故友,不是外人,他曾路过寒舍,已于五个月前离去,不知相公寻他何事?”
刘灵虚心中另有企图,现已用话探出她们在此山中,目的已达,乃即答道:“因与他多年未见,以为他就住此山之中,特来探访,并无要事,姥姥高姓大名,家住此山何处?”
孟玉珍答道:“老身孟玉珍,就住此山后山,由此直向正西行,翻过前山便是。”
刘灵虚作出极为拘谨的态度说道:“原来是武林七绝中孟老前辈,方才失敬了。”
孟玉珍把他微一打量,问道:“看你功力极高,可否将尊师大名见告?”
刘灵虚胡诌说道:“家师碧目禅师,晚辈因连得奇遇,故尔增加功力不少。”
孟玉珍从未听说过碧目禅师之名,心想也许是一个隐居奇人。
刘灵虚又道:“打扰之处,尚祈海涵,前辈请。”
说罢,一揖到地,站在路旁恭送。
孟玉珍等三人未再停留,继续向山中行去,才走了十余步,蓦地想道:孙兰亭并不住此山中,这人为何到这寻他,莫非有诈不成?
想到此处,急转身向后望去,已不见那刘不神的踪影,心中一惊,龙头杖向地上一柱,腾身而起,几个起落,到达山口一座山头之上,手搭凉篷,向前望去,只见一点灰影,在数里外一座树林边一闪而没,知道追以无及,只行返回原地,向王梅霜说道:“这人好快的身法,不知其存心为何?”
王梅霜道:“看他方才的态度,并不像是一个恶人。”
孟玉珍道:“江湖险诈,无奇不有,今后我们要多加小心才是。”
师徒三人返回后山茅屋。见室内外并无异状,又过了几天,也未发生什么异事,也就把这事放过了。
且说刘灵虚离开云雾山后,一路疾行,直向附近一个小镇奔去,他的女儿及手下均寄住镇内一家旅店中,他到达旅店时已鸡声啼晓,天明在即。
他穿窗而入,略事休息,天即大亮,琴棋二童,已在门外侍候,他打开屋门,漱洗已毕,令二童将刘幽香及地干手下叫进屋内,向他女儿说道:“香儿,昨夜为父至云雾山中探寻一件仙物,遇一异事,以为父在江湖中名望,这个筋斗可称栽得不小,由于这事可疑之处甚多,必须把它探个水落石出,同时另外还有一件要事,也必须单独行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