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141)

2025-10-09 评论


    武帝清知,太子此番大病未愈便潜出宫去,并留下这封书信,信中请求另立他的兄弟或是叔父诸王,看来太子的话并非只是谦让之词,也并非想借此要挟自己这个父皇的。知子莫如父,太子生性温软,可能确实有了卸重的意思。他这样一来,以为自己这个做父皇的果有改嗣之心,正好对彼此来说都是一个台阶。

    太子此举,可能和此番遇毒事故有关。这次事故,确实令他惧怕了。故而才有意这避祸趋静、逃离红尘之行。

    然而,此番太子遇险,向以内敛稳健、洞察是非著称的武帝,却无法料定到底是何方仇人所为?除了朋党之争外,他也怀疑到当年诛杀宇文护和胞弟卫王时,受这两个人连带之罪所牵涉的诸多人众,还有闵帝之子纪厉王谋反牵涉以的诸多人众,这是私仇;而北齐、北魏、南陈和前朝梁国诸多王公将相的妻妾儿女等亲友后人,眼下也有很多尚在宫中服役的……

    为了不致打草惊蛇,这些日子以来,武帝虽未大张旗鼓地追查凶手,却也专门派在东宫两名亲腹侍卫,表面以守护太子为名,其实私下也在缉察凶手。一国之君的他,岂容任何他人竟敢对自己的储君皇太子下此毒手?

    武帝最担心和惶恐不安的却是,以太子眼下虚弱的病体,身边只有张宫监一个年纪偏大的侍卫,私自出宫的消息一旦被奸人获知,什么样的大祸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啊!

    武帝突然发觉,此时此刻,自己竟是如此挂念这个一向懦弱不争的皇儿来!也突然从未有过的思念起一向娴淑温顺、知冷知热的李妃来。

    遥想当年,正是她们母子与自己一起日日夜夜地患难与莫共、生死相依,陪伴自己度过了那危难险恶的整整十三年啊!

    武帝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怅然和心痛,他一面交待严密封闭太子离开东宫的真相,一面命几位亲信火速出宫,悄悄寻找太子的下落并悄悄保护太子。

    太子来到山上后,骤然感到了一种平生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他一下子便迷上了这奇幽绝秀的林木山壑了,突然之中竟也萌生出了强烈的修隐之心。再也不想回到那凶险四伏、冰冷无情的皇宫、不想再做什么至尊至贵的太子储君,什么皇帝国君了。这几天来,他天天都恳求拜慧忍为师,求慧忍为他正式剃度,一心一意地要皈依三宝。

    慧忍细心劝说道:“太子,师父临终前已为我点化迷惑。连我最终也要返回红尘世间,最终方能证得菩提的。何况一国储君的太子、大周国未来的天子?殿下眼下虽有一时危难,却也是前世业报,注定殿下此番要完此一劫的。因而,殿下必得撑过这眼前的困厄,才终有云开雾散的日子。凡事莫可强求执着,只可随缘。所以,殿下只可修信,断不可剃度皈依。”

    见翰成执意不允,太子也只得暂时放弃此心。

    因太子体内仍有一些残毒遗留之故,因而每隔两天仍有心痛狂乱之症发作。好在有慧忍随时以气功助太子排毒解痛,同时辅以草药调理扶气,加之山间日子的清宁,林间草木的清新,太子的身心终算有所缓复了。

    为了能及早为太子排清余毒并滋补伤损,慧忍常常背一捆绳子,独自攀到连天峰或是望洛峰,采集生在绝壁断崖上的那些珍稀药草和灵芝之类,回来煎成药汤为太子疗毒滋补。日落月升,太子渐渐觉得自己的体力开始恢复,神智也少有晕痛狂躁症状发作了。后来便开始和众人一起,在附近的山间丛林一起采摘新发的野疏山菜,心神也其乐融融起来。

    见太子脸色开始有了红润,翰成终于舒了口气。太子殿下的康复不仅可使陛下、娘娘和公主免却焦虑痛心,也使大周江山后继有人。如此,完成师父的遗愿,将来合少林寺佛法道场重新光扬,乃至整个大周境内的佛法恢复,总算有了一些希望。

    这天,慧忍上山采药直到月上树梢时分才返回山间。待放下药篓时,却见太子兀自在洞外等候着他。只见他身边的那块大青石上,此时已摆好了一个青铜香炉,案上另摆着几样山果,地上并排还摆着两个蒲团。按佛门规矩,佛徒一般只供佛祖,而不供天地鬼神的,慧忍不解何故,望着香炉笑道:“太子殿下,这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