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145)

2025-10-09 评论


    因知太子眼下身子尚虚,既不宜下山露面,也经不得陡岩攀爬的劳累时,孤独氏说,这点山道算得什么,执意坚持自己亲自攀到山上去见太子。

    李妃只得随她,一面令人先行到山上告知太子,一面令张宫监和两名武士陪护独孤氏一路上山。

    独孤氏随三人一起,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整整攀爬了一个多时辰后,终于来到了太子疗养的这处山岙子间。

    两月未见,独孤氏见太子的气色神智果然比在宫里康复好些时,不觉满心满脸的喜色。此时,见太子竟是一身的灰布僧衣,下面打着绑腿,脚踏一双罗汉鞋,俨然一位带发修行的菩萨僧时,心下微微一惊,再细细察看太子的神情时,不觉感到有些惊骇了:太子的神情举止竟然透出了一种过去从不曾有的宁静和超然!

    独孤氏突然心绪惶乱起来:太子再在这山间久耽下去,一旦朝廷中诸王大臣议论纷纷,有人以此为由乘机攻击太子,再提废立事小;设若太子真的被移了性情时,事情可就大了——自从自己身临嵩山,便已隐隐感觉到:这山、这林,这里的岩石溪流,处处无不渗透着禅天佛地的玄幽和魅力。

    她清知:禅佛原本就是最易移人性情的。太子若长期待在这里,极有可能会被禅玄佛机潜移默化。人一旦痴迷遁入其间,很可能会因此厌倦红尘世事坚心皈依空门、出世向佛的。

    太子一旦移性痴迷,女儿一世清冷事小,若齐王以陛下没有年长之之,按旧制定例“兄终弟继”为由而被册为太弟的话,将来一天掌领大周朝柄,只怕那时不独杨家一门会满门不幸,就诸多亲友九族也要罹遭大难了!

    既然太子已恢复得差不多了,独孤氏决计说服太子下山,以免夜长梦多,骤生动变!

    当独孤氏对太子说起陛下在宫中因对太子牵挂过度而憔悴伤神,又说太子离宫后,陛下对外人遮拦,言称太子系朝廷派出私巡的话时,太子脸上不觉有了几分动容。可是,一俟她开始劝说太子,为防动变之故,请太子跟自己一起下山回京的话时,太子开始显得犹犹豫豫并吞吞吐吐起来。

    “太子,你若在山上继续待下去,恐怕时日不久,朝廷就有动变的可能啊。”独孤氏焦急地说。

    太子闻言淡淡一笑道:“父皇治下,有何动变?无非就是另立嗣君吧!我正求之不得呢。”

    独孤氏大惊失色:“怎么?太子你、你莫非真想放弃重任,真的忍心太子妃和阐儿她们孤儿寡母的,却自己一人在这里独享清静?”

    太子怕独孤氏伤心,忙说:“夫人,我也不知以后的情形会是怎样的结果。只是一时半会儿的,我想我是不会就回去的。眼下,山上有个慧忍法师,每天要为我煎药调理、养气疗毒的,如今才刚刚开始恢复,恐怕还要等一段日子才能好利索。”

    独孤氏说:“太子可以带上慧忍法师一起回宫,随时为太子疗伤,比待在山上岂不更方便?太子不知,自太子出宫后,太子妃因牵挂你,黑天白夜地流泪挂念,人实在瘦了不少。更不用说还陛下,还有阐儿和两位小公主,三个孩子始终都在念叨他们的父王。太子不在宫中的这些日子,兄妹三人读书习武样样都很知道用功。每次我进宫时,都要一起挤在我怀里,向我询问他们的父王眼下在哪里,什么时候回宫?还说父王答应要帮他们抓蝴蝶、教他们射箭骑马的……”

    提起外孙子和外孙女时,独孤氏不觉潸然泪下,末了,竟致泣不成声起来。

    太子的眼睛不觉也湿润起来,他颤着声说:“夫人……夫人先请回京吧。请夫人先代我照顾太子妃和孩子们。过一段日子……嗯,待我的身子再恢复一些,或许就会下山回宫去了。”

    独孤氏见太子仍旧不肯立即就随自己下山的主意,下得山来,忙来到李妃寮房,和李妃细心商议并晓之以家国利害,恳请李妃和自己一起上山劝说太子回京。

    李妃道:“妹妹,太子平素的性情虽说温良怯懦,有时却也很执拗的。你我去劝,只怕行不大通。眼前有一个人的话,他兴许还肯听一些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