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他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泪流满面地低叹:师祖,师父,莫非你们和徒儿一样,在历经身心神魂无法承受的苦难、历经命运中无法载荷的沉重后,才悟出了生命的无奈、无常和无明的吗?渐渐感悟,令慧忍开始有了一种云开日出、幽潭见底的碧澈。他发觉,当他开始静静地呼吸吐纳,当他忘却了情欲之苦相思之恋真正遁入佛禅清境时,他的身心渐渐开始有了一种新的体味:那是一种大自在的快乐,是一种泛舟镜湖之上的水波不兴、轻风摇曳,是卸去了无我之后的空灵飘逸……天气晴朗的日子,慧忍开始另一种的修行。
他从山崖密林中采回了好些草药,先在山上炮制成治疗各种常见病的丸药和药水,拿葫芦或是竹筒盛好,然后背着药箱下到山底,在附近村落里,或以针药或用气功为百姓众生巡诊治病,开方送药。一传十、十传百的,山下好些人都知道少室山上有个修行的头陀僧,是个治病救命的活菩萨。
虽说朝廷断除佛法,不许任何人在大周境内再讲经说法和传播佛教,但因周围百姓原都情知慧忍是个少林寺的和尚,也知他是从山上下来专门代替佛祖到民间村落行善施恩、济世救人的,所以每当他为百姓们送药治病离开时,百姓都情不自禁地合十持号相送:“阿弥陀佛!慧忍师父请慢走。”如此,有意无意地播布佛光,度化众生。
太子率部东巡数月,直到回宫后才得知妹妹贺公主已经离开皇宫、出家修行的真相,不觉又惊又痛,当即便带人出京来到少室山探望。
妹妹从小就被父皇母妃疼爱如掌上明珠,也从来都是活泼可爱的一个人儿,如今竟然流落到荒山野林的破庙古寺存身,身边只有几个老的老、小的小的宫人卫士服侍。再看看妹妹一应用度简陋而清苦的情状时,太子禁不住失声恸哭起来。
太子在寺里停了两天。因见怎么也劝不动,临走时特意留下两名身强力壮的侍卫,派他们护寺看院并随时往传书信。
回宫后,太子放心不下,每隔一段日子就亲自来寺里一趟,或是派人来抚慰一番。不时捎些他国进贡的鲜物、宫中女子使用的上等胭脂香粉、丝缎珠宝和衣服首饰等物。
一次,公主打开哥哥派人送来的一个小巧的箱笼时,见里面竟是满满一箱西域诸国贡贺的胭脂胡粉,一时飘得满院都有了异香。
虽未正式剃度受戒,毕竟入山随俗。公主令两个宫人把这箱脂粉抬出山门,全部倾倒在了寺外的山溪里。
不想,花粉随风而飞,散落在乱石和小溪之间竟然好几天里香气不散。惹得蜂儿蝶儿成群结队在那里流连飞绕,意外给公主带来了一番蝶舞蜂萦的奇异景致。
偶尔,贺公主也男装着扮,带着两个卫士翻山越岭地来到慧忍修行的山顶,送些棉衣粮米上来。如此,日子虽说清冷,毕竟还算有些许希冀和安慰。
翠微宫的郑妃获悉公主在山上修行的真相后,也曾在武帝面前问及此事。只因武帝沉着脸说了句“以后谁也不许再提那个孽种”,便再没敢提过此事。
郑妃心下暗自得意:贺公主成了这样一个结果,倒真是出人意料。
近日,当她闻听太子频频离京到山间佛寺送粮送钱的实情后,便思量此事有文章可做。于是便把太子私通寺僧并赠送钱粮衣被之事,详细列了一份单子,着人悄悄告知堂兄等人知晓。
王轨等人得知太子私通寺僧一事,皆认为此举与朝廷废除佛道的政令背道而驰,纷纷上折弹奏:“废除释老,天授英明,使我大周江山一统,鸿运久稳,百姓称扬,国力渐盛。近闻大周储君,不知维护朝廷法令,反倒频繁私通佛徒,馈赠财物金银于佛寺,私下派遣朝廷侍卫护佑尼僧……实有欺君之嫌。更逆朝廷律令,放之任之,众必效之,终为释迦黄老死灰复燃而遗患……”因朝廷严令断除佛道,故而公主修行之事武帝一向讳莫如深。太子如今竟不顾朝廷律令,昭然穿梭于宫掖寺院之间。武帝虽情知太子出入佛寺不过是骨肉之情使然,但太子毕竟是一国储君,不比别的诸王大臣。如今身肩大周未来重荷,又经数年历练,举止仍旧如此轻率躁切、不知韬晦,以致授人以柄,被人弹奏!一时怒起,竟然当众持杖亲自鞭挞太子起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