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方丈(14)

2025-10-09 评论


    商定两国联姻原是一桩轻松的朝事,令众臣疑惑不解的是:一向沉练含蓄的陛下,今天怎么显得焦灼不安?大臣们的目光相互询问着,然而皆是一脸的迷惘。

    众位大臣当中,此时也只有隋国公杨坚一人清楚陛下焦躁的原委——杨坚的夫人独孤氏,原是武帝的大哥、明皇帝的独孤皇后的胞妹,她和李妃、独孤氏是多年的闺中密友。

    李妃临盆难产这两天,迦罗一直在宫中守护,甚至未顾得上回府换洗衣服。

    杨坚转脸望了望外面的天色:紫云殿那边怎么还不见有人过来报平安?自己在宫中,家人不能进宫来报信,也不知派出去求药的人究竟找到僧垣没有?娘娘此番能闯过去这道坎儿吗?杨坚觉得自己的内衣已经湿漉漉地贴在背上了。

    这段日子,李妃和夫人迦罗两人正酝酿着两家儿女的婚事:陛下与娥妃所生的皇长子鲁王宇文赟和自家的爱女杨丽华,两人眼下都还未曾定亲。陛下给李妃的话是,这门亲事倒也合适。只因皇家无私事,须得再与朝中几位大臣商议后方可敲定。

    杨坚并非不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并非一定要通过与皇家的联姻来获取更大的荣华富贵。“一入宫门深似海”,爱女一旦入了皇家掖宫,荣辱生死其实是最难料定的。

    走这一步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不久前的一天,陛下把大夫来和召进宫去,闲谈中突然问他:“来公,有人为隋公看了相,说他气貌非常,有王天下之相。以来公之见,隋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将来果然会有不臣之心吗?”陛下明知自己和隋公关系笃好,却居然突发此言——不知陛下何意的来和立马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赶忙奏禀道:“陛下,隋公父子三代追随太祖,不仅领兵有方,且功勋屡屡,又被太祖赐姓‘普六茹’。隋公宽厚稳诚之德行,知礼谦让之为人,朝中诸公是有目共睹的。臣以为,隋公是一介守礼节、行忠义之人,断不会生虎狼之心。”见陛下不语,来和继续说:“陛下,眼下我大周国强邻四逼,九州未一,东有北齐之敌峙,南有大陈之觊觎。西北两面又有吐谷浑和突厥汗国的犯乱骚扰。国家朝廷正值用兵用人之际,切不可听信流言、自折臂膀啊!”陛下微微点头道:“来公放心,朕自然明白,否则也不会和你提及此事的。来公,今日所言之事不过你我君臣闲议而已,不足为外人知悉。”陛下虽这般交代,来和却并不糊涂:陛下情知他和隋公是至交,既然在他面前谈及此事,有何目的暂且不论,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陛下就是想通过他之口转告杨坚知晓此事。

    来和离开皇宫后,一点不敢怠慢,径直来到隋公府。

    杨坚骤然闻听此事,直惊得手中的茶盏都失手跌碎了。

    来和的话,恰好说中了杨坚心内一个多年的隐秘:当年,杨坚的母亲吕氏诞生杨坚之时,国公府内紫气充庭,彩霞萦回。后来一位缁衣女尼自称从河东而来,对杨坚父母窃语:“此儿骨相非凡,原系佛子。今转生公府,将呈王业之气……”杨坚成人后,虽身经百战,疆场阵前往往总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平素也常自疑惑似有神佛暗中佑护。如今,突闻陛下暗中为自己看相说有“王天下之相”,一下子说破杨坚心底的一个隐秘,岂不令他心惊肉跳?只怕荣华至尊未见到影儿,反倒引出灭门惨祸来!杨坚细细思量:从父亲杨忠到岳父独孤信,两家三代人对大周朝廷都算得上是耿耿忠心了。当年奸相擅政,岳父独孤信就是不肯听命宇文护才被赐死的。那时,宇文护也曾多次拉自己入伙,并许以一品之职。自己因听从了父亲和夫人独孤氏的劝告没有攀附奸相,加之又常年远离京师才得以避祸全身。陛下当年虽未亲政,凭他多年的冷眼旁观,心中应该有数的。不知他今天突然拿出这般敲山震虎之计来警戒自己,究竟是想压一压自己的锐气呢,还是真的受惑于小人之言了?抑或果然有哪位高人窥出了什么?杨坚与来和二人坐在小客厅里,细细搜检了一番近日行止:是否有什么忘形之处?而陛下此举的真正用意究竟又是什么?当然,他们清楚,这也许只是陛下钳制大臣的一种权谋和手段罢了。但无论什么缘故,杨坚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莫名的惊惧和危机。“王天下”的野心他不敢有半点念想,如何避祸消灾更是迫在眉睫的事。除非他能做到辞官归里,从此真正隐退世外。可无论是从内心深处,还是在骨子和血液里,他根本就不是那种能放得下一展英雄抱负机遇、情愿默默一生的人!如此,他就必得把自家的命运之藤与王权主宰者的大树紧紧扭缠绞扯在一起。如此,先保住性命和家门无虞,然后再图建功立业。即令如此,从今往后的为人处事也更要懂得时时处处藏韬略晦、小心防范方可保安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