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方丈(20)

2025-10-09 评论


    李妃明白:即令没有与突厥的联姻,无论按陛下的雄心或是个性,也无论是按大周的律令,陛下即令再怎么宠爱自己,为了实现他最终的雄图大业,他宁可另择别国公主,也决不会册定出身罪俘之女的自己为大周皇后的。

    李妃因此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的儿子鲁王宇文赟争得太子的位置!只要鲁王能被册为太子,即使自己不能被册为皇后,有朝一日儿子承了大位,母以子贵,自己理所当然地会被册为皇太后的。

    李妃私下斟酌:陛下其他几个儿子多在幼年,鲁王是陛下的长子,除了生母出身南朝罪俘之后这个忌讳之外,鲁王应该是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

    眼下,她能做的就是先为鲁王选一个娘家势力较强的王妃。当提出欲聘杨丽华为鲁王妃时,她看出陛下有些动心。透过这点,她有些预感:陛下对立鲁王为储应该是有几分打算的。

    她想,鲁王只要能聘定颇有众势之威的杨家之女为王妃,无疑等于为他有一天被册定太子增加了一大帮极有实力的后援。

    李妃得知,在大周立储之事上,大周诸王和朝中几帮文武大臣争执得甚是激烈。有人私下认为:陛下的帝位是陛下的两个兄长按嫡庶长幼之序所传,因而陛下的子嗣如果尚在幼年或是才德禀质不堪大任时,储君就应当仍旧册立兄弟诸王。更多的朝臣认为:陛下正当壮年,为了朝廷和国家的安宁,理当立子嗣为储。

    如今,满朝文武众臣和皇室诸王乃至后宫嫔姬们,私下都在蠢蠢欲动,哪个都希望未来的储君是与各自利害相关的人。

    李妃至今不敢断定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储。

    自诛除奸相、陛下亲政以来,李妃渐渐开始发觉:很多朝廷上的事,陛下眼下已不大肯和她谈及了。今非昔比,为人机敏聪慧的李妃自然也懂得“避嫌”二字。

    不过,她倒是从独孤氏那里得知了不少朝廷内情:比如自陛下亲政以来,朝廷大臣中又分为三党。以齐王、王轨和宇文孝伯为首一党;以杨坚、窦炽和赵王为首一党。两帮朝臣在朝事之议上常常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还有,以尉迟迥为首的尉迟家族自成一党,可是尉迟家族中因各自与两帮的姻亲联结,也各有亲疏远近。在一般的朝国之事上,尉迟家族和两帮都过得去。逢有大事时,有时会装聋作哑或是坐山观虎,有时也不乏来点煽风助火或是擂鼓助阵。

    李妃预料到:因利害关系,齐王一党一定会拼命反对鲁王与杨家联姻的。但他们会以什么理由反对,最终能否阻止得了这门亲事,她却无法预料。

    李妃端起茶盏轻啜了两口,放下茶盏望着独孤氏说:“妹妹,当年明帝在世时,和陛下的兄弟情分原比别人就格外亲近。独孤皇后当年拿我和你这个亲妹妹一样的对待。你们家丽华不仅眉眼五官生得最像她大姨妈独孤皇后,就连性情也一样温柔贤淑。我实在喜欢那孩子,又端庄又知礼的。这门亲事若能促成,也算了却我平生最大一桩心事了。”迦罗提起青玉小壶为李妃的盏中续了水说:“姐姐,我娘家姐妹虽多,也只有大姐和我是一母所生。别的姐妹平素其实也并不常来往的。你比我年长几岁,自大姐去后,我其实就只有你这么一个知心知意的姐姐了。所以,平素有什么喜欢或是烦恼,总想找你诉说一番。如今鲁王和丽华这两个孩子若真有这个缘分的话,不只是姐姐开心,其实更是妹妹我的大福分。鲁王那孩子我也是打小看着长大的,是个知情重义的孩子。若能成了这门亲事,妹妹以后也能名正言顺地常来宫中走走坐坐,常和姐姐说说心里话了。”李妃道:“我和妹妹的心事一样。妹妹知道,我在宫中虽和姐妹们还算和睦,却是从不敢随便说话的。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也只有见了妹妹才敢诉上一诉……”这时,两人见张宫监趋步走进殿来,禀报说陛下已经下朝。

    这位张宫监是李妃宫中的心腹。因陛下现在每天下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来紫云殿看一看小公主,而两家的亲事眼下尚未说定,独孤氏出入紫云殿过于频繁只能引起陛下的多心。独孤氏知道张宫监这是有意先通知自己一声是否该回避一下?虽说姐妹二人还有许多话未说,然因避嫌之故,独孤氏也只得匆匆告辞,从北掖旁门径直出宫去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