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昌、雪如两人忙问出了什么事?
恒林说:“昨天天,天擦黑的时分,有十几个山匪下山到寺外的村子里骚扰百姓。砍伤了两个人,拉了两头牲畜,还抢了一些粮食和衣裳。,寺里接到村里的求告救后,赶去了百十个武僧,拦在山口和他们干了一仗。,其它十几几个跑山上去了,却却丢下其中一个糟踏人家媳妇、被人家男人用抓钩砸伤的恶徒。出家人慈悲为怀,众僧也把他抬进寺里,用气功和草药抢救了一番。阿弥陀佛,谁知他业果报当尽,半夜时分竟在寺里超脱了。人命关天,寺里也不敢私自了断此事的,,所以今儿特意赶来报官。人现停在寺里,的孟大人看看,按如今的民国法令,出了这等事故该当受什么处置?,贫僧是主当家的,情愿独自受领。只求不要牵连了众位弟子和寺外的百姓,贫僧方才心安。”
雪如和翰昌耳语了几句,翰昌点点头,转脸对恒林笑说道:“长老言重啦!哪里有受罚之理?正好相反,,我们还要代表山城的百姓,向你们这种除暴安良的侠义之举表示感谢呢!。为了山城百姓的安居乐业,对于这些骚扰危害百姓的山匪,人人都可以得而诛之。你们身为出家人,尚能如此不惧强暴,保护百姓的义举,此乃惩恶扬善的大义之举啊!至于那个恶徒情,你回去以后,派几个徒弟,黑下随便找个地方悄悄埋了就是他的大造化了。不过,你们也不可大意,包括寺外的少林村,近段日子要多加强些防范才是,以备着他们返回来会报复时吃了亏!”
恒林一听此话,连声念起佛来:“阿弥陀佛!贫僧谢大人不罪之恩!更感激大人的顾念之情。”
翰昌道:“为民除害,何罪之有?长老,为了能解脱你们出家人与这事的关连,,县署为此,县署这里再专门贴出一份布告来,,昭告全县各村镇的百姓知道:凡是,骚扰百姓者,人人可得而诛之。并且告明,官府近日还要继续缉拿其余潜逃的众匪恶盗。这样,这次打击山匪之事这样,就不再只是寺院、寺外的百姓与山匪之间的恩怨了,了而成了官府指令的行动。不然,让你们佛门清静之地为了救助我的百姓,反倒从此不得清静,就是翰昌的罪过了。”
恒林道:“这如何妥当?虽说贫寺一时解脱了,倒让你们担当了风险,这让贫僧如何心安?”
翰昌道:“何来风险?倒是寺僧这种解百姓于水火、救民众于危难的勇为,甚是令我感动。翰昌。我在山城任职,初来乍到,又兼人地两生,加之眼下县署武力有限,今后,在剿匪灭寇、安定地方之处,我等还需仰仗长老和寺院的你们大力协助啊!”
恒林念道:“阿弥陀佛!普救众生、惩恶扬善乃出家人本份。报国济世、平贼反寇之事嘛,孟大人只要吩咐一声,贫僧和寺里弟子理应一马当先。”。
公事了结之后,恒林唤过与他同行而来一直默默站在众人的身后的徒弟:“妙兴,你过来,这位是孟知县。这位呢,我来告诉你知道:他杜先生正是你恒栋师叔一奶同胞的兄弟杜雪如长官佐梅。从辈份儿上论,你也该称他一声一声师叔呢!”
听师父这么一说,妙兴连忙走上前一步,微微低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个佛家礼道:“知县大人好!师叔好!阿弥陀佛,今后徒儿要仰仗你们多多关照了!”
妙兴又是师叔、又是徒儿的,倒把雪如叫得不好意思起来。看模样,恒林大师兄的这位高足比起自己来,还要年年长好几岁哪!。于是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后以兄弟相称就行,不必论那么真了。”
恒林忙说:“我不在跟前时,任你们怎么叫、怎么论都行;有我和或你大哥在的地方,你们还非得按辈份来不行的。出家人最遵奉就是这个规矩!就算你八十出家,认了个十八岁的年轻师父,该叫师父就得叫师父,该叫师爷、师太的也得叫师爷、师太啊。”
妙兴道:“师父说的正是。不管就算师父在不在,我都要以师叔相称的。好容易得遇着一位做官的师叔,我今后还想向他多讨些香火钱呢,岂有不认之理!”
见他一个出家人竟也是如此幽默随和,众人一下子都笑了起来。一时间,真诚把佛、俗两家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好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