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站在城墙上,只见远处乌鸦鸦地一片人头攒动,看样子真有好几千的人马。有抬梯子的,搭河桥的,纷纷向城河和城墙靠近。
雪如这时依旧附耳劝县长先不要轻易开枪伤人,让他代表官府再对城下的人众喊喊话。于是,谢县长便操着一个洋铁喇叭筒对着城墙下喊了起来,谁知,他刚张嘴喊了声“老乡们……”,“啪”地一声冷枪打来,一下子打飞了县长头上的帽子。
他身边的薛团长一下子被激怒了,立即下令士兵开枪射击。
因地势有利,城上无人受伤,城下却很快横倒了一片。城下人见此,急忙撤到了射程之外,定定地望着城墙,等着上司的命令。
这时,忽然又有内线人报说,这次攻打县城的红枪会头目,与城东吴家坪的吴拔贡私交甚好。听说这次攻城前,他曾送了红枪会一千块大洋。如果吴拔贡能出面与红枪会头目从中说合说合,城里这方把粮差给减了,再私下招抚一番,说不定私下就能把事态给平息了。
薛团长一听此话,顿时火冒三丈起来!他咬牙切齿骂道:“日它娘的这个老狐狸!原来是他给我捣的蛋!看他成日那不阴不阳的德性,就不是个好玩意儿!他家兄弟吴老三,更不是个好鸟!原来,跟着吴佩孚屁股后边那时,八杆子打不着的,竟认了什么祖、归了什么宗!这会儿,吴大帅败走麦城了,他妈的不仁不义投靠了大帅的仇敌,又溜起了新主子的沟子来。什么东西!老子逼粮逼差?从古到今,几家当兵的不是靠老百姓养活的?奶奶地,他倒是不缺钱,硬拿着白花花的大洋让人跟我过不去!真他娘地活腻了!我要不立马崩了他个鳖子,我就是个赖种!”
见他如此动怒,雪如忙劝阻道:“祖悟!当前大军压境,燃眉之急未解,咱务必要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呵!万不可因小失大。”
因这位老薛该叫雪如一声堂兄的,加上平时对雪如为人和才智也颇为服气,故而,凡有什么大事时,也肯听一听雪如的主意。这会儿听雪如如此劝说,便不再言语了。
谁知,他当面不吭,几天后,到底瞒着雪如,惹出了一场天大的事情来——此是后话。
且说谢县长听了内线人的情报后,马上派人去请吴拔贡到县城来一趟,说是有重要事情要和吴先生商议。拔贡当即就跟着差人赶到了县署。可是,一俟他得知县长这次找自己来,竟是要求自己出面到嵩阳书院去说服红枪会停战之事时,拔贡立马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来——谢县长突然单单只把他从吴家坪叫来,又专门委托他去做这个和事佬,肯定出不了那一千块大洋的事!
拔贡一边在心内暗骂红枪会两个头目如此不仗义——竟然把此事有意泄漏了出去,让自己夹在中间无法做人!于是,只得推说自己平素是清淡之人,从不过问和介入这些凡世纷争的。又主动解释说,前些日子,有两个红枪会的头目曾经到吴家坪借过钱。可是,当时他如何知道他们借钱是为了造反所用呢?若知真相,自己再蠢,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如今,事情已迫在眉睫了,只怕吴某人微言轻,难以当此重托,有误大人的要事。故而,还望大人另请高明。
可是,县长大人却反复晓之以厉害,并且软硬兼施、好说歹说,让他为了山城父老乡亲的安危、为了避免双方的流血伤亡,一定要尽些心力。
拔贡见他误会甚深,一面暗暗叫苦,一面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说不妨试一试。
拔贡离开县署后,一路走、一路悔叹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懊悔当初自己不该把那张借条烧掉!否则,今天也不会传出自己拿一千大洋去资助红枪会攻打山城的话来。
他已经预感到:此事自己恐怕已难脱干系了。不然,为什么县长一定要由自己去当这个说和人?可是,人家红枪会能因为他送了人家区区一千块的大洋,就肯听自己调遣了?而且,自己真的去说和了,人家又真的听了,那不恰恰不证明了自己正是红枪会攻打山城的主谋了么?
此时,他听说山城已经被几千反民重重围攻了起来。他想,山城眼下的情形,可以说是风云难测!自己这时再留在吴家坪,恐怕还会有什么新的是非再重新生出来。不管是城里还是城外,哪一方势力自己都是得罪不起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近些日子莫如先到外面躲一躲,等事态有了定局再做道理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