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翁婿二人在两家共同的朋友刘举人的府上见了面。文菲父亲与吴家四少爷单独攀谈了半日,大家又在一起用了酒饭。凭自己闯荡世面多年的经验,文菲父亲认定,这位大家的青年公子,算得上是一位知书达礼、温柔敦和的年轻人,这才答应放心地将女儿许配与他。
这时,女子学校刚刚在省城兴起。父亲拗文菲不过,与吴家商议同意后,她才得以到省立女子师范念了几年书。女师毕业后,她原打算再去读中西女子大学的,然而,所有的愿望却随着父亲的病亡猝然破灭了。
父亲去后,母亲只能指根本无法靠父亲留给她们母子下的并不多的一点田产为生,根本没有能力供给她再读什么大学。文菲这时才清楚,此生,自己想要成就一番巾帼大志的梦想怕是毫无指望了。
毕业后,她也曾在省城整整滞留了一个月。眼见同学们一个个回家的回家、嫁人的嫁人。家中有些背景的,也有极少进了政府做事的,也有出国留洋的,而她却是一无背景、二无资本。虽说,等在省城让人帮助找一个公立学校的教师职位,倒也不算难事。可是,禁不住母亲一趟一趟地派人来接来催。无奈,只得暂先回到山城再作道理。
回家以后,才知母亲急着让自己回来,原是因吴家催婚所致。见母亲和吴家已经商定下了婚期,文菲无可奈何地独自大哭了两场,最后也只得从命。
还好的是。于是,到了吴家后,文菲感到父亲为她选的夫婿还算没有错——家境富裕倒是其次,相处的日子里,文菲看出,那看吴家四少爷吴宗岱倒也是一位颇为温柔知音知之心的公子哥儿。因而,渐渐地也她想就把那份心高气盛的梦想给湮灭了。想来,此生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在社会上挥洒一番,可像这般,能天天,和丈夫一起,读读书、写写诗、散散步,有琴棋诗书相伴,不为生计发愁地一生闲适,也算是很不错的归宿了——
孰料婚后不久,在山城流行的那场大瘟疫中,吴家坪一下子染死了老少一百多人。年轻温柔的宗岱竟也在那次瘟疫中不幸染疫而去!
父亲和、丈夫,命运中这两个不可替代的支撑者相继猝然离去,仿佛天塌地陷一般,使文菲而年轻的心灵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原本热情向上、充满自信的她,开始萌生一种宿命的困惑来。
春风春雨催人更生伤愁悲绪。
文菲伏在自己闺房的书案前,信手在一张小笺上填了一阕《捣练子》:
山竦竦,月溶溶,片片浮残云点点星。蜡炬成灰潸作泪,浥红痕泣透绢绫。
看了看,觉得犹不能尽抒伤情,于是又重填了一首:
心迥迥,意憧憧,寸寸柔肠缕缕情。雨骤风高惊入梦,叩窗夜漏到天明。
填完词,改了几番,却觉得没能够化出什么妙句来尽全,毕竟心中有些不如意。此时屋内的光线渐黯,她的心情也随之更加黯淡起来。
天空飘落的霏霏碎雨,积在瓦棱上,再顺了房檐落下时,聚成了大滴大滴的水珠。那水珠儿连绵不断地滚跌下来,砸在窗前新绿的蕉叶上,“嗑嗒、嗑嗒”,不停地响着。听上去空泛而单调,更添了人的几分惆怅和无奈。
正寂聊无趣时,透过蕉叶缝隙,忽见有人撑了一把青油纸伞进了院子。待那人将伞儿旋开时,文菲方才看清了:原来是萍踪浪迹好些年的表哥申玉纯来了!
文菲前天从吴家坪回来就听母亲说了,几年前跑到南方当兵投军的纯表哥最近回来了。眼下,正和人一起在城里办什么公立学校呢。听说还当了校长和劝学所的训导,这阵日子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不知这么晚了,表哥冒雨赶来有什么事儿?想是这会儿公务忙完了,听说自己回城了,才赶着过来探望一回的?
因是自幼在一起长大的兄妹,也没有可避讳的。文菲出了门,站在顺廊沿下叫了声:走过来。
“表哥——!”文菲站在廊下叫了一声。
纯表哥收了油纸伞站在那儿,秀美的眸子满带笑意地上下打量了文菲一番:几年不见,表妹显得清瘦憔悴多了。见她这会儿穿着一身镶边的湖蓝府绸夹袄,梳着S型的圆堕髻、额前留着燕尾式刘海。,两只大眸子里含着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童年的活泼热情如今是了无踪影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