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守在殿堂外的众僧,见吴家的下人刚一离开,立即围了上来。众人按事先商定好的,派几个人,从后门出去,当即护送女施主到少室山上的一座庵堂躲避一时。明天,看看那吴家会不会派人来寺里闹事?然后妙法再下山通知崔女士的表哥和杜先生知道此事。
拔贡在府中,眼见一干人整整去了一天,天色又到了这般时候却还不见她们一群人回家来,便开始觉着有些心神不定起来。如今这兵荒马乱的,会不会半路上出了什么茬子?或是……?心下一时就有些后悔起来,不该不听老三的,放她们这时出门去。
如此,直见那天井上空的一片天色一点一点地黯黑了下来,四处的空气已飘满了晚炊的烟味儿,星星也左一颗、右一颗地跳了出来,心内越发地烦躁焦乱起来。他独自一人在院子里,不停地踱来踱去,什么事也做不下去了,眼睛一直望着大门的方向。
直到天色黑透时,才见几个下人一脸晦气地跑了回来!
后面相继跟进来的,除了哭哭啼啼的梅影和菊影,只有丫头绛荷一个人!
管事的一脸苍白,结结巴巴地向拔贡禀报说:“老爷,四、四奶奶……她、她……已经剃度出家……当当当尼姑了!”
吴拔贡的一张脸背对着后面廊下的那盏灯笼,众人因而也看不出他是什么样的一副表情。管事的嗫嗫嚅嚅地继续接着说:“大爷,这、这、这也怪怪小、小的一时疏忽……可、可是,这是四奶奶她自己心意已定,小的一时怎么劝也劝不回来。而且,既、既然已经剃度,也、也不好硬拉她回吴家来……小、小的是怕,是怕……”
只听吴拔贡冷笑了一声,没有等管事的说出下文,两只袖子一拂,径直去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了。
在山城视察军务的石旅长,意外获悉了一份没有署名的情报。
据这份情报说:城外少林寺寺内数千僧兵,已于几年前被樊匪收编。系其暗藏的一股军事力量。据悉:寺内现藏有大批枪炮子弹,那些练拳使棍的出家人,实则个个都是使枪放炮的鹰爪。若不及早蠲除,一俟老樊再起之日,因其潜伏于山城西路要隘,必致养虎遗患、城门池鱼之祸……
这个情报倒令石旅长猛地打了个激灵!他蓦然记起一件事来:去年,他在方城一带与樊老二的队伍遭遇,原本已将那樊老二的余部团团围定,单等他弹尽粮绝之时来个瓮中捉鳖的。谁知,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不知从哪儿突然冲出来一支武艺高强的“天兵天将”,猝不及防之间,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包围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硬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救走了那樊老二。
当时,他们几个首脑实在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着,这老樊在哪里还藏有这样一支“神兵”的?当时几个人一直争论说是“天意不灭樊”。这会儿,看到这份军报,两件事结合起来一分析,这才恍然大悟!看来,那晚搭救樊老二的,定是这些少林寺的僧兵了!怪道个个顽勇过人,身手不凡!那晚,那个武功盖人任谁都近前不得的首领,原来竟是大名鼎鼎的金罗汉释妙兴!
做为一个戎马多年的将领,石旅长自然清楚这份情报的价值不菲!若是留得这些僧人聚啸在山林寺院,自然是山城防守的极大隐患。樊老二如今虽已被迫宣布下野做了寓公,可是这些年里,有几个号称下野的人是真正心甘情愿的?一遇时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突然奋力复出的。凭他樊老二的名气和本事,自然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若等到那时,果真与他少林寺的旧部合力起来,攻下一个山城,岂不易如探囊取物么!
情报还说:有人看见樊老二的残部、原山城弃城而逃的驻军首领薛某,几天前曾带着十几名残匪出入少林寺,秘密联络、补充给养,云云……
石长官顿然感到有些心惊起来!照此分析,少林寺无疑成了一颗埋藏在山城城门外的定时炸弹……
那场黄毛怪风从头天夜里就开始刮起了。
那天傍晚,山城店铺的伙计们都在忙着打烊。他们发觉,他们手中的洋油灯,几乎是同时被一阵打着凄厉哨音、拔地而起的狂风一下子扑灭的……可以感觉出,那阵突如其来的怪风,是从太室山的方向一路呼啸着,轰轰隆隆地滚过了山城所有草的或瓦的屋顶,向着城西的少室山掀去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