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如哪里躺得下?众人劝阻不住,只得跟他,马不停蹄地一路赶到了少林寺来。远远地,就见那边寺院上空一阵阵的黑烟翻滚。
众人来到近前,见整个寺院早成了一片火海!
那火势烧得正旺,大部分殿堂全都在浓烟中翻滚炸响着。众沙弥冒着危险闯进去,只抢出了少得可怜的经卷器物,其余那一代又一代老祖宗们传下来的大部分经卷、法器乃至诸多文物,尽皆葬身火海!
雪如见状,也不及细想,本能地叫喊众人:“快救火啊!”自己一把抢过一个大水桶,跑到山门外的少溪河里去提水……
然而,那一桶一瓢的水又如何能浇灭偌大寺院所有廊柱房梁之上的威烈火势?
精疲力竭的雪如终于渐渐停了下来……他明白一切努力都已于事无补了。
目睹一座座雄伟的殿堂,于这熊熊大火、滚滚浓烟里相继轰轰隆隆塌陷,见那烈烈炸响的火魔肆意地吞没着碧瓦黄顶的文物古迹,雪如不禁心痛如绞,热泪如注!他觉得胸部又一阵的刺痛,用手绢捂着嘴猛咳了一串,手绢上又是一片血红……
雪如连着高烧了两天,全身上下如同被人抽了大筋一般虚弱无力。
他躺在那里,心里牵挂寺院那边的情况,天天都要人过去打探情况,回来细细告诉自己知道。吩附人给那些执意守在寺院外面的和尚送去些御寒的衣被和米面油盐。又交待,尽快搭起几个临时草棚,先让他们几个老少僧人夜间能挡挡风、蔽蔽雨。
头刚能直起来,雪如便要众人把他扶上马车,到寺院再去看看那些老弱病残的僧人和大火情况。家人拗他不过,只得赶着马车拉他一路来到寺院外。
那些僧人原都认得雪如的,见了雪如,只是流泪不已。
雪如望着此情此景心如刀搅——这做千年名刹自古就有匡扶国家、扶危济困的侠义传统,不仅从禅理佛法上寻求解脱众生困厄的真理,从行动上更是每每以周济众生、抑恶扬善为己任。在少林寺历史上,虽也多次有过因得罪恶强而祸及寺院的事件发生,然而从没有哪一朝、哪一代的官兵强梁暴烈到这等肆无忌惮的地步!而且,这还是一帮子自诩为“爱民”的“国民革命军”?
此时,雪如觉得自己的身心从未有过的脆弱,不禁对世事生出了一种深深绝望和迷茫来:这就是我发誓要毕生为之效劳、使之昌盛的政府么?
军阀对少林寺炮轰火焚的野蛮行径,在自古就有尊崇宗教文化的山城百姓、士绅中间,引发普遍的愤慨。雪如怕众人的情绪不好控制,又恐山城的学生年轻气盛,一旦和那些当兵的弄翻了脸,说不定会出现不必要的流血。因而也不顾众人的劝阻地,迳自公开来到城里,一面四处安抚各校的学生,劝阻大家暂时先不要上街游行;一面四下秘密组织发起各界人士的联名上书,送达省城,要求上面惩办那些焚毁祖宗文化遗产的元凶,赔偿寺院的损失。
玉纯等几个朋友见他这般,都劝阻他说,这时他最好不要在山城公开露面。文菲那边刚刚逃离吴家,吴家眼下正在派人私下察访他们的行踪。他这里稍稍有什么动静,就会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
雪如道:“眼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雪如和众人一起,先商定具体的上书内容,又秘密组织山城士绅百姓,在上书上联名签字,并派代表把上书送到省里。
省政府为了平息民怨,当时答应代表说:“诸位先回去,我们马上着人下去查办。”
山城的驻军立即就获知了山城众人联名上书之事。为了遮掩其纵火之罪,他们也立即拟电上司,声辩“……夷平少林,以绝聚啸,实出无奈,以维护山城重地之防守为要,然并无伤一僧一卷……”
这样一来,代表们回山城多日了,少林寺方向的浓烟依旧滚滚入云;可是,众人看到,山城的几个军阀长官们每天仍旧听戏、喝酒、打麻将、吸大烟,人前人后地耀武扬威着。
雪如和山城的百姓士绅不屈不挠,决定再次上书。消息传出,一下子惹怒了山城的几个驻军官长:几个小小的地方官绅,真还想掀起什么大浪子不成么?遂秘密查访出了山城士绅杜雪如正系这次事件的主谋之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