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有由,太平亦非无因,武林人掀的祸乱,亦惟有武林人自己能制之,其理明甚。
说鲁境七仙山,有一处风光绮丽,名震天下的万剑池,池畔苍松翠柏,梵宫楼台,矗立在烟树迷离之中。
在池畔东岸,有一丛密密的芦草,初秋时节正盛开着白花。每当黄昏时刻,那一片白花,映着斜阳,幻成一条粉红色的绒毯,镶在明镜池边,煞是奇绝。
就在东畔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庞大宫殿,只见正堂上悬着一个横匾,书着“万教联盟武林评审庭”九个斗大金字。
这座评审庭,代表正义公正,综理武林是非,协调天下各大门派,成立迄今,已有二百七十年的历史。
这一年武当派掌门人真武子,兼掌“万教联盟武林评审庭”庭主,已近二十年。天下武林升平无事,长久的太平,使人居安忘危。
是年中秋,苍穹如水,明月如镜,清辉泻地,银满明湖。
突然东方吹起一片乌云,渐渐弥布苍穹,霎时那轮当空明镜,如被漆上一层黑墨似的,大地瞬即笼罩了黑暗,恐怖,凄怆……
天空更加幽暗,四处也更加阴暗,这正是暴雨来临的前兆。
蓦然七仙山上万剑池畔,闪出一道黑影,扑向“万教联盟武林评审庭”正堂……此刻坐镇正堂的真武子,陡觉一阵香风拂面,沁心爽腑,以为是池畔花香,随风飘至,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气。
忽然神智迷朦,并感困倦,当即垂首盘膝,在蒲团上打坐。
盏茶功夫,那道黑影,从后窗窜出,疾如殒星掠空,泻下山去。
第二天,“乾坤日月令”这面象征着光明正大,曾经维系武林太平近三百年的令符,竟不翼而飞了——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北面雍州,南毗荆梁,耸立在古代文化之邦,景物繁华的中原地区。
峰岭钟秀,丘壑分明,苍松蔓植,翠竹丛生。
在仲秋时节,山上云雾回合,青霭迷漫,白雪皑皑,映日生辉。
当夕阳斜山,彩虹横天之际,霞光绮丽,益增无限秀气。
这日正值重阳佳节,曙光晨曦,初放未久,枝头花瓣,犹可见点点未干的朝露,山上也还笼着一片薄雾,这是一个明朗的清晨。
蓦然在一片秋山红叶杂草丛中,现出一点绿影,缓缓向山麓移动。
那点绿影遥望之下,虽说移动缓慢,其实快捷的速度,堪赛掣电奔雷,即使长程神驹,亦难望其项背。
渐渐地已显出一道人影。
霎时便清晰的看出,是一位身穿青衫的少年。
只见他朗目如星,剑眉入鬓,蟾鼻似梁,英华含蕴,看年纪不过弱冠之年。
青衫少年来到台下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头遥望那云笼雾罩的山峰,似乎对这座曾经渡过十年孩提光阴的寒山,有着无比的眷恋和敬慕。
山下有一条大道,通往古代名都长安,大道右边有一条羊肠小径,则通往一处荒僻的村落。
突然少年似是想起了一件事,展开身形疾如离弦箭矢,向那羊肠小径奔去。不消片刻功夫,已到那住着十几户稀落人家的荒僻小村。
少年熟悉地奔向右面一家茅庐,举手对门扣了几下,口中说道:"林老伯在家吗?"只听屋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应道:"是靖儿吗?啥事一大早就下山?"接着"呀"的一声,蓬门开处,一个童颜老叟,当门而立,须发雪白,面上神光流转,挂着慈祥的微笑,望着靖儿。
靖儿俊脸上浮起一层淡淡愁云,口中悠悠地道:"师父要我今天离山,到江湖上锻炼,我特地向老伯辞行。"老人"哦"了一声,惊愣一下,伸手握住少年右臂说道:"到屋里来坐,老伯有话跟你讲。
"
这个房间,堪称斗室蜗居,一丈见方大小,左边角落,放着一张木塌,帐外就是家徒四壁,别无长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