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北上,当他们来到河南境内,知道黄河水患,实情到处可见。
凌鹤道:“江兄,人溺已溺,好歹咱们也要尽点心意。”
“当然,当然,不过凌兄你大仇未报,巨书尚无下落,而且强敌环伺,明哲保身,咱也们要留点盘缠。”
“少留点就成了,咱们去看看有没有赈灾的……”
走出不远,发现墙头上贴着招贴,大竟是黄河水灾,仅山东及河南即有灾民数百万,朝廷已决定赈灾,但赈银还在押运来此途中,远水难救近火,今有无名氏善人二人出赈银各十万两预赈,在此孟津县城东西关外即日发放,每口五钱,有一口算一口……
凌鹤道:“十万两银子可以救二十万人,可见为富未必不仁了……”
江涵道:“的确,世上好人还是不少的,看来我们也不必操这份心了……”
“不,江兄,既然来了,反正不远,咱们也去看看,是哪一位大善人人?”
江涵道:“那告示上不是写明是两位不具名的大善人吗?咱们怎么会认识?”
凌鹤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这样的善行才是难得哩……”
二人来到东关外,果见灾民排成三行,迤逦一里之外,领取赈银,发放赈银的有五六个汉子,其中一个汉子看来颇熟。
搭了个临时的小帐篷,里面有位姑娘坐在桌边拨算盘,凌鹤望着那个面熟的汉子,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那不就是洞庭居士萧辰的船夫吗?
因而他向帐篷内望去,这才发现这姑娘正是萧娟娟。
“怎么会是他?难道吝啬刻薄的茹辰会……不,不,绝对不会……”他立刻进入帐篷,小江摇摇头,似乎不同意他这种不顾自己专管别人“闲事”的行为。
“萧姑娘……”
萧娟娟微微一震,他的父亲交代过,不可暴露身分,怎么会有人认识她呢?抬头一看,原来是凌鹤。
“凌大哥,真巧,居然又遇上了……”
“是啊!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萧姑娘,这预赈的大善人是……”
“凌大哥……我们是代人效劳的……”
“谁呀?”
“凌大哥,何必多问!”
“莫非是萧前辈?”
“凌大哥……小声点,家父交代不要宣扬……”
“真是萧前辈?这……这……”他实在不愿相信,但娟娟在此综理预赈,这善人还会有谁?看来“八臂嫫母”高丽花对萧辰的看法是对的,这个人不拘小节、紧要关头作善事绝不后人。
“凌大哥,其实西关外也有人大开善囊预赈哪!”
“萧姑娘,令尊真正作到了‘直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的境界,在下佩服之至哩。”
“凌大哥,家父每年都有这类赈济,只是希望你不要说出去。”
“当然……”他取出二两金子道:“萧姑娘,我是借花献佛,也捐二两吧!”
“不,凌大哥,我知道你并不宽裕,还是留着用吧!如果十万两不足,家父说可以再加五万到十万……”
凌鹤还是留下二两金子离去。
“凌兄,捐了多少呀?”
“二两。”
“二两。”
“凌兄,盘缠用完,再去找送十两金子的人可就难了!”
“金钱为身外之物,何必介意,咱们去看看西关外的预赈者……”
哪知来到西关外一看,这主事人也似曾相识。
四个汉子也好像在哪里见过,而这主持人居然也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他猛然想起,这少女正是张不幸身边的小翠,而那四个汉子,不正是四个轿夫吗?
“小翠姑娘,想不到你是一位大善人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方白